“一九九四年

莊稼早已收割完

我的老母親去年離開了人間

兒子穿著白襯衫跑進了校園

可他最近有些心事

瘦了一大圈”

一段情緒的爆發之後,林桐的聲音再次變得柔和了起來。

從出道開始,林桐的歌聲讓人有一種畫面感。

靈魂之聲加上現在的聲臨其境,讓林桐“講故事”的能力變得更強了。

很明顯可以看到,有不少觀眾閉著眼睛,臉上帶著幾分享受的表情,認真的聆聽著林桐的歌聲,在腦海裡幻想著一些畫面。

“一想未來

我老成了一堆舊紙錢

那時的兒子

已是真正的男子漢

有個可愛的姑娘

和他成了家

但願他們不要活得

如此艱難”

這個一個父親對兒子最真誠的話,我不求你活的轟轟烈烈,只求你平平安安,和你喜歡的人一起幸福安靜的生活著。

林桐的聲音,如同一位慈祥的父親一樣,雖然簡短,但是狠狠地擊中了大家心中最柔軟的地方。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

這是他的生命留下

留下來的散文詩

多年以後我看著淚流不止

可我的父親在風中

像一張舊報紙——”

林桐的情緒再次的爆發了出來,但是並不是那種撕心裂肺的嘶吼,而是用那種炙熱的情緒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聲音裡,但是所有人都能從這種看似平靜的聲音裡,感受到那股可以將人的內心徹底融化的柔情。

幾位導師對視了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驚駭之色。

因為他們都聽出了林桐這種唱法中的高階之處。

就像是秦浩的《父親的背影》,其中到了高潮的時候,他還是用那種歇斯底里的聲音去嘶吼,將自己的情感完全的爆發出來,來感染自己,去感染觀眾。

但是像林桐這種,在看似平靜的聲音中,讓觀眾們不由自主的被歌聲的字裡行間所感動,被那種“哀而不傷”的情緒所吸引。

即便到後面感情爆發的段落,林桐甚至難得地帶著一點哭腔去抒發這散文詩帶來的震撼和感動,但每到句末,總是會舒緩得收到娓娓道來的弱聲。

這種收發自如的感覺,就算是這些歌王歌后們都不敢說自己能夠做到這一點。

但是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竟然能夠駕輕就熟的將這種情緒恰到好處的表現出來,簡直就是妖孽。

大家平時聽到一些關於父愛母愛的歌曲,大多都是那種激情澎湃的,彷彿不唱哭了自己,就唱不出對父母的這種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