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桐穿著一身帥氣的白色中山裝,如同從民國時代走出來的知識青年一樣,帶著如沐春風的笑臉,開口第一聲戲腔響起,就讓臺下的這些領導們全都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三分多鐘的歌曲,臺下的這些領導們,臉上的表情從驚訝到震撼,到最後的狂喜。

這首歌曲簡直就是為這場晚會所生的,優美的唱腔,正能量滿滿的歌詞,對國家,對人民,對生活的熱愛,都從這首歌的字裡行間完美的體現了出來。

他們已經可以想象到,等到中秋晚會的時候,這首歌曲將會給大家帶來怎樣的衝擊力。

“好,好,好!”

等到林桐演唱完畢之後,央視的那些領導們都忍不住連聲的叫好。

這樣的歌曲,如果不讓過的話,那他們就是在犯罪了!

臺下坐在角落的竇簫也是淚光連連,林桐的這首歌不僅僅正能量飽滿,更能讓那些心中有愛的人感受到其中那股拳拳之意,共情之下,都會忍不住掉下激動的淚水。

果然不愧是林桐,這樣的歌曲都能創作出來。

和總導演溝通了一下,表示自己還有《華夏好聲音》這個節目需要錄製,所以,不能夠每天都來彩排。

總導演非常的大度,表示,每週只要來一次,和樂隊以及舞美做好合作,就可以了。

林桐對總導演表示了萬分的感謝,要知道,就連自己的師叔竇簫,只有一段個人一分鐘左右的唱段,但是每天都要來演播廳,跟著大家一起排練。

而林桐,這一次的待遇也太讓人羨慕了。

彩排結束之後,林桐第二天,就坐上了飛往臨安城的飛機,準備《華夏好聲音》六強賽的彩排。

這一次的彩排,由於林桐提前說好了,所以一個整編的國樂團出現在了自己的身後。

二胡,古箏,笛子,簫,壎,各種國樂,應有盡有。

只見林桐穿著一件白色的襯衣,藍色的牛仔褲,拿著一把木吉他,坐在一把椅子上,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眼神有些空洞的看著遠方。

木吉他撥動,臺下的總導演的心也如同被撥動了一般。

聽著林桐的歌聲,總導演的嘴慢慢的張開,眼中的驚喜越來越重,嘴角緩緩的上翹。

到了副歌的時候,總導演終於放下了心來,原來不是沒寫好,而是寫的太好了。

總導演放下心之後,開始認真的聽歌詞,一時間,心內五味雜陳。

今年四十多歲的他,在1984年的時候,也就是六七歲的樣子,在他的記憶裡,彷彿,歌裡寫的東西,都是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一樣。

慢慢的,總導演的眼眶也溼潤了,他看著臺上那個一直看著遠方,但是眼中一直有光的男孩。

這首歌一出,以後誰還敢寫關於父愛的歌啊!

至於說民謠歌王秦浩的那首金曲《父親的背影》,感覺跟這首歌比起來,少了幾分寫實,少了幾分詩意。

林桐的這首歌,竟然要比之前的那首《海底》更加讓人感動。

彩排完畢之後,林桐坐在那裡,良久無法從那種情緒中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