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松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火熱,認同的說道,“桐哥說的特別好,我在碑林工作了這麼多年,我深刻的感受到了這一點,我覺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華夏的歷史文化知識那麼多,是很難用有限的生命去擁有這無限的知識,所以我覺得我們碑林的碑這麼寬厚就太對了,因為這是我們的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肩膀,就是為了讓我們後人能夠踩在上面,哪怕能稍微的省一點力氣!”

這一段話,白曉松的聲音略微的帶著一絲顫抖,眼中的淚花閃爍著,讓身邊的張立國和林桐都感受到了那份神情。

“淚奔了!”

“好厲害的解說員啊!”

“好想去看看碑林啊!”

“有沒有組隊去刷碑林副本的呀!”

“我要去,我要去!”

“作為一個長安本地人,我竟然沒有去過一次碑林,我真的很慚愧!”

“我也是,我家離碑林不遠,但是我真的一次都沒有去過!”

“明天就去!”

“好,明天就去刷碑林副本!”

網上的觀眾們全都被白曉松的這一段講解給弄的熱血沸騰了起來。

不愧是排名第一的碑林講解員,說的大家都心動了。

看來,碑林又要迎來一批遊客潮了!

“‘一碑成林’雖然只有四個字,但是曉松卻講出瞭如此動人的內涵,可見曉松對碑林,對華夏傳統文化,那是真的愛到了骨子裡了,讓我再次為他鼓掌!”

林桐已經接過了張立國的飯碗,開始主持起了節目,讓一旁的張立國也是一愣一愣的。

小子,行啊,搶我的飯碗啊!

不過,張立國對這個年輕人非常的喜歡,所以,也樂得清閒!

白曉松平復了一下心情,笑著說道,“其實我平時在碑林講解的時候,我是沒有什麼固定講解詞的,比如說,如果有喜歡歷史的朋友來參觀,我就會給他講這個石臺孝經上為什麼李隆基的字這麼漂亮。”

頓時,這一番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那是因為這座石碑刻於公元745年,那一年,正是李隆基心情最好的時候,年初,大唐與回鶻聯手滅了突厥,從此華夏北方最大的敵人煙消雲散,而在愛情上,楊玉環就是在這一年,被封的楊貴妃,事業愛情雙豐收,這字能寫的不好嗎?”

“還有的時候,是一家三口來,我這時候就不講歷史了,講《孝經》的內容,孩子,‘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你一定要愛惜自己,這是孝的開始,那麼孝的終極目標是什麼,‘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我們做一番事業,讓爸媽為我們驕傲。”

臺下的觀眾們自發的為白曉松的精彩講解而鼓掌叫好。

這才是一個好的講解員,可以根據遊客的喜好和型別來用不同的講解詞。

真是太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