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石臺孝經碑(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桐的身邊,跟著一位戴著眼鏡的男人,他就是長安碑林博物館的副研究員王慶偉。
這一次,王慶偉作為林桐的講解員,一直陪在他的身邊。
走進長安碑林博物館,王慶偉指著正前方的一座亭子,裡面擺放著一座巨大的石碑。
林桐遠遠的看著這座石碑,不由的心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熟悉感。
王慶偉笑著說道,“林先生,前面這個就是您今天要守護的國寶,石臺孝經。”
慢慢的走進石碑,林桐感受到了那股蒼涼和古樸的氣勢撲面而來。
看著上面熟悉的字跡,但是又有些陌生的筆跡,林桐不由的啞然失笑。
畢竟,林桐已經詢問過系統,所謂的國風之旅只是一種平行空間的旅行,宿主在其中做過的任何事情,都無法影響到真正的歷史。
王慶偉在一旁說道,“這座石臺孝經,是唐玄宗作序,註釋,並且親自書寫的,因為碑身下面有三層石臺,所以被稱為石臺孝經。”
看著被玻璃圍欄罩著的石臺孝經,林桐不由的有些感慨。
雖然自己曾經親眼目睹這塊石碑是如何建立而成的,但是今天看來,還是感覺到無比的震撼。
王慶偉繼續說道,“林先生,您來看,這個上面的大字是《孝經》的正文,據傳說《孝經》是孔子所著,但是也有學者分析,《孝經》其實跟《論語》一樣,都是孔聖人的後人學生重新記錄編纂的。”
“在唐玄宗之前,為這篇《孝經》註解的人多達百餘人,所以為了讓後人對這篇《孝經》有更加深刻和正確的理解,唐玄宗才篆刻了這座石臺孝經,我們現在用的全都是這上面的註解,這是一座非常珍貴的國寶文物。”
林桐不由的暗中撇了撇嘴,我要不是真的經歷過那段歷史,我還真的被你給騙了。
“聽說《孝經》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曾參關於孝悌問題的問答之辭!”
林桐忽然說道。
王慶偉沒有想到林桐真的懂《孝經》,也是心中一喜,笑著說道,“看來林先生對《孝經》也有一些研究啊!”
林桐微微一笑,說道,“研究談不上,只是多少有一些瞭解吧!”
王慶偉點點頭,繼續說道,“《孝經》中的孝字不單單是指孝順父母,更多的是要效忠皇帝,所以《孝經》在唐代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而且這塊石臺孝經當時是樹立在國子監中,也是當時科舉的重要教材之一。”
林桐點了點頭,他對這個還是很瞭解的,因為當時唐玄宗將這座石碑放在國子監,要的就是讓這些以後必定要走進朝堂的學子們,從入學的時候,就必須要知道什麼是忠君愛國,孝敬父母。
林桐問道,“我聽說咱們這裡有‘一碑成林’的說法,是什麼意思呢?”
王慶偉解釋道,“在北宋年間,人們把開成石經,石臺孝經,以及顏真卿,褚遂良,歐陽詢,柳公權等書法家的碑刻遷到碑林保護起來,在之後的九百多年的時間裡,石臺孝經作為碑林的迎客第一碑,一直樹立在這個地方,從來都沒有離開過!”
林桐點了點頭,面帶嚴肅的說道,“也就是說,這個石臺孝經就是碑林的一個時間上,空間上非常重要的標誌!”
王慶偉認同的說道,“是這樣的,碑林以石臺孝經作為原點,時代是從漢代,到魏晉,再到唐宋元明清,為華夏文明留下了一條未曾斷絕的文脈。”
林桐的心中產生了一種無比驕傲的感動,他圍著石臺孝經轉了一圈,想要從這上面尋找到了一絲自己的痕跡。
也不能說是自己,應該說是唐肅宗李亨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