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的第七位皇帝。

唐玄宗李隆基,林桐是再熟悉不過了,《貴妃醉酒》的男一號啊!

沒想到自己竟然成為李隆基的兒子,這就有意思了。

今天,正是公元745年,天寶四年。

他現在所在的地方,正是長安城的皇城之內,興慶宮中。

“朕打算要篆刻孝經於石碑之上,希望我大唐萬世昌盛,以孝治天下。”坐在龍椅上的李隆基淡淡的說道。

“聖人此舉,必被萬世稱頌!”一個面白無鬚的太監趕緊在一旁諂媚的說道。

高力士,唐玄宗身邊最得力的宦官。

看著如此懂事的高力士,唐玄宗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和高力士對視了一眼,兩人眼中有些一種讓人捉摸不透的意思。

別人捉摸不透,但是不代表林桐不知道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

現在是745年,楊玉環就是在這一年成為的楊貴妃。

而李隆基剛才所說的“要篆刻孝經於石碑之上”,也是一樁千古以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事情。

唐朝的歷史大家都清楚,李隆基的得位也不是那麼的光明正大,兩次兵變,殺伯母韋皇后,誅姑姑太平公主,立父唐睿宗,後又黃袍加身,史稱唐玄宗。

為了避免讓後人詬病自己,於是宣佈以孝治天下,詔令天下每一家都必須有一本《孝經》,讓自己的孩子們更是要天天的誦讀。

《孝經》相傳乃是文帝孔子所著,以孝道為中心,闡述了儒家的倫理思想。

而據說李隆基當年頒佈這個“以孝治天下”並不是單單是為了堵住後人的悠悠之口,而是為了得到楊玉環。

因為當初楊玉環是李隆基兒子壽王李瑁的夫人,但是被李隆基看中了。

李隆基為了楊玉環那可真的是茶飯不思,被高力士得知,於是高力士進言,令皇子們研習《孝經》,以啟發壽王以孝道為重,獻出楊玉環,李隆基欣然允之,並對諸皇子解釋說:“孝之精義乃在於順,順者,以父母之願為己願,以父母之想為己想。”

最終,在高力士的進一步謀劃下,楊玉環離開了壽王,成為了道姑。

在745年,李隆基立孝經碑後,詔玉環還俗,冊封貴妃。

【特殊任務:宿主可代替玄宗,親自書寫《孝經》,完成後可獲得《蘭亭序》真跡。】

“嘶——”林桐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蘭亭序》,千古第一行書,後世無數的書法家都無不希望能夠一睹真顏,但是流傳於世的全都是摹本。

因為正本早就隨著唐太宗李世民的去世而消失不見了。

而如今,自己竟然能夠得到這篇曠古爍今的真跡,這怎能不讓林桐熱血沸騰呢!

“嗯?亨兒,你怎麼了?”龍椅上的李隆基一眼就看到了情緒不太對勁的林桐,於是詢問道。

這個時候的李隆基,已經開始有些剛愎自用了,對於自己的這位太子,雖然很喜歡,但是心中也是有幾分防備。

林桐趕緊收攝心神,沉吟了一下,一臉真誠的看著李隆基,說道,“父皇,我希望能夠幫助父皇篆刻《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