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即便如此,她偶爾流出的一些曲目也為世人歎服,驚才豔豔。

這是她第一次不再顧及名聲,不再顧及身份,不再顧及世俗的眼光,於人前撫琴。

或許有人會覺得她不自重,

或許有人會覺得她輕薄,

或許從這一次撫琴過後,她的才女之名將不復存在。

但是,

已經無所謂了。

因為,

這將會是她最後的一曲琴音。

她怎麼可能會嫁與董卓那廝?

她將以這一曲琴音,告訴所有人董卓的殘暴。

反正該安排的都安排好了,她亦沒有了後顧之憂。

五日前,

李儒前來通告了董卓要納她為妾的訊息,並以爹爹的性命作為威脅,

她自然不可能答應這一婚事,她更不信爹爹會將她許配給董卓。

可是,

為了爹爹的性命,她也只能假裝答應,並以各種理由搪塞著,將日期延後,

她其實早就知道了這一回來洛陽的風險,提前鋪好了後路,故意流出了幾首曲目,傳出了才女之名。

她的名聲擺在這裡,李儒也不好過於逼迫,只得同意由三日延期至五日。

不過,無論如何,李儒最多都只答應延期五日的時間,再也不願鬆口,轉身便帶人離去。

五天啊。

在那一刻,

她的心便沉入了谷底,已經預知了自己的命運。

若是能再多個兩三天就好了,她這般想著。

可惜啊,

終究是做不到了。

她唯一能做的,也就只有盡全力去保護自己身邊的人了。

於是,

她作了一首童謠小曲,讓人散佈出去,口口傳唱,其中的內容很簡單,

故意向所有人點明瞭,董卓召見了蔡邕的訊息。

讓大半個洛陽城的人都知道了蔡邕在董卓的手中,

蔡琰這一招恰到好處,她沒有說明蔡邕處於什麼境地,也沒有對董卓的行為過多評判,只點明瞭蔡邕在董卓手上,

給雙方都留了一條退路。

至少,

顧及蔡邕的大儒之名,董卓在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對蔡邕動手,暫無性命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