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名身著長衫的謀士忽然步了出來,長臉細眼,身材瘦小,聲音有些尖細。

“如何?”

董卓看向那人,神色一動,這人叫做李儒,是他入洛陽時半途收下的謀士,

反間宦官,誅殺小黃門蹇碩就是他出的主意。

否則,

對付蹇碩恐怕還得花上不少功夫,而且這傢伙出的策略還頗合他的胃口。

“治儒還需以儒制。”

“咱家聽不懂,到底什麼意思?”

董卓一揮手,臉上現出了不耐之色。

李儒卻是一笑,“只要控制了大儒,其餘的儒生皆不足為慮。”

“而當世大儒以盧植、蔡邕等數人為首,盧植已死,董將軍可挾漢帝擬下一紙詔書讓蔡邕入朝為官,為董將軍效力,”

“則,可萬事大吉。”

李儒不急不緩地道。

董卓大喜,不過隨即卻又眉頭一皺,“只是那個迂腐的老頭會為吾說話嗎?”

李儒卻是嘴角微微勾起,尖細的笑聲響了起來,

“據說,蔡邕還有一個尚未嫁取的女兒,且頗有才華,琴色雙絕。”

聞言,

董卓眼前一亮,越看李儒越順眼起來,隨即哈哈大笑。

“就依此計行事!”

一旁的賈詡微微皺眉,不知在想些什麼。

蔡邕待在陳留郡本來倒也清閒,他也有些累了,不想再摻合到朝堂中的事去了。

然而,

一紙調派他入朝為官的詔書下來,卻再度打亂了他的生活。

“如今董卓掌大將軍一職,又調派爹爹入京,恐怕另有所圖啊。”

“他此番禍亂朝政,多半是擔心士人、儒生的口舌挑動其他世家貴族,萬萬不可赴約。”

蔡琰亦是才思敏捷,當即勸阻道。

“我又怎會不知那董卓的伎倆?”

“只是,琰兒啊。”

“你覺得我們還有選擇的餘地麼?”

蔡邕卻是苦笑著嘆了口氣。

詔書裡的口吻沒有半點商量的餘地,

“念及年歲,特令攜家眷入京。”

這一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