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沒事兒就喜歡拔點小菜,裝菜簍子裡,然後跑到菜市場門口擺攤。

其實家裡壓根不缺錢,但外公就喜歡這種自己賣菜賺錢的感覺,很享受其中。

拆遷以後要是找不到合適的地方賣菜,對外公來說倒是一大損失了。

和外婆閒聊著,一直到傍晚五點多,外公和唐竹箐陸續回到家裡來。

唐曉晶也收拾好了臥室,從樓上下來,一家子人便圍坐下來吃晚飯。

吃飯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要聊到拆遷的事兒。

江渺就在一邊吃飯,聽他們聊,對拆遷沒什麼興趣。

畢竟自己的戶口又不在這兒,來這邊只是幫著外婆他們搬家而已。

按照拆遷的流程,這會兒還是拆遷辦和村委會扯皮的階段,一家一戶慢慢談下來,怎麼也得小半個月。

要是有釘子戶什麼的,拖上一兩個月也不是沒可能。

江渺更關心的反倒是學姐那邊。

不知道拆遷的賠款夠不夠蘇大江把銀行欠款給還清。

這次拆遷倒是一陣及時雨。

否則以蘇大江送外賣的那個收入,想要把欠銀行的一百多萬欠債給還清,不知道要還到猴年馬月去。

慘一點的,可能下半輩子就奔波在還債的路上了。

不過話說回來,也不知道學姐跟岳父大人之間的關係有沒有緩和一點。

……

就在江渺這麼想的時候,蘇大江正好回到家裡來。

一進屋,他看見陪在徐桂英身邊的蘇懷粥,神色就是一愣,旋即有些緊張。

坐在沙發上的蘇懷粥聽到動靜,扭頭看見蘇大江,與他對視了片刻。

隨後她朝蘇大江點點頭,就又扭回頭去,陪著奶奶繼續看電視。

這個舉動讓蘇大江心裡一喜。

儘管這種不禮貌的行為,在別人家裡都是要被家長說教的,但放到蘇懷粥和蘇大江之間,卻是關係緩和的一大步。

“媽,我給拆遷辦裡的人問過了,又跟桂芳阿姨他們說好,等這邊拆遷了,就把你的安置房跟桂芳阿姨他們安排在隔壁。”蘇大江瞅見廚房裡的高壓鍋正煮著東西,知道今晚晚飯有著落了,朝徐桂英說道。

徐桂英沒有理會他,臉色看上去有些鬱郁,心情不是太好。

聽蘇大江這麼一說,她的神色更是暗淡,腦袋仰起來環顧一圈客廳,便忍不住起身,從躺椅上撐起來,下了椅子往樓上走去。

蘇懷粥連忙跟在後面,路過蘇大江的時候,便皺眉道:“你少說兩句拆遷的事情。”

不是誰都盼著拆遷的。

徐桂英十六歲的時候嫁到蘇家來,跟蘇姥爺在這裡結婚生子,共同度過幾十年,一點一滴的回憶都嵌在斑駁的牆縫和老舊的傢俱裡。

如今距離蘇懷粥的爺爺離世也有近十年了,徐桂英的臥室裡依舊是十年前的擺設和佈置。

當初蘇大江發跡的時候,本打算給家裡重新裝修一邊的,也被徐桂英制止下來,就是為了保留舊人的痕跡。

老人家都念舊,用過的舊衣服,塑膠袋,紙盒子,泡沫盒,甚至是過期的藥品,都要好好的收集起來,更不用說是一整個家。

拆遷這事兒徐桂英做不了主,只是心情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

她也不缺那點賠償款和幾年後新造的現代化房子。

回到自己臥室裡,徐桂英看著面前的床和衣櫃,一旁的桌子上還放著當年老伴常用的茶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