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懷粥去臥室裡找衣服,找了足足二十多分鐘,都還沒回來。

江渺等在客臥裡,一邊在群裡水群,一邊等學姐回來。

結果水了這麼長時間,隔壁還一點動靜都沒有,江渺頓時疑惑起來。

學姐不會是口頭上答應,然後就躲臥室裡反悔了吧?

這麼一想,江渺頓時拋棄了書友群裡的讀者,起身朝主臥走去。

沒有貿然開門,江渺敲了敲臥室的門,問道:“學姐,是沒找到漢服嗎?”

“啊……啊?”蘇懷粥愣愣的聲音傳出來,旋即急忙解釋,“沒有沒有!你再等等!馬上就好!”

“那我在客廳等你。”江渺說了一聲,就走到沙發邊坐下,打算再等一會兒。

反正現在才九點鐘都不到,距離寢室樓十點半關門還早,不急。

於是江渺乾脆拿出手機,點開平常寫大綱用的APP,打算把後續劇情的一些細綱再梳理一遍。

說實話,他當初剛開書那會兒,在確定了題材是嗶站+狗糧後,覺得劇情寫起來應該很容易。

畢竟影片內容不用他自己想,有up主現成的素材可以用,算是一種另類的文娛文。

然後再根據最常見的三幕式劇情結構,來把控情節和節奏。

但到了現在,江渺就知道,自己還是太嫩了點。

因為傳統都市文和日常狗糧文,在寫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寫日常狗糧文,只要女主有一章不出場,都會被讀者噴水劇情,因為他們來看這本書就是來吃狗糧的。

讀者沒有耐心看你鋪墊嗶站影片相關的劇情,包括傳統文娛文應有的反派打臉,都是日常文需要規避的點。

當然,能把傳統文娛和狗糧文結合在一起,調控好各自比例併合理把控劇情的書,還是有的。

比如《我老婆是歌壇天后》。

再比如《這個明星來自平行時空》。

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江渺目前的筆力,顯然還無法撐起事業線和感情線雙向並行,互相配合促進,還能保證不崩。

每當看到自己後臺均訂4000多的成績,江渺總會沾沾自喜。

但等他翻開那些大佬的書,一章一章的品,看到裡面蛛絲馬跡的伏筆,精巧勾人的鋪墊,再到高潮的情緒爆發,就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性。

那是一種渴望進步的慾念。

對於文字創作者而言,腦海裡的畫面和情節往往是精彩紛呈的。

但文字的表達能力是有限的。

或者說,創作者的表達能力是有限的。

如果說一個人腦海裡的畫面和劇情可以打100分的話。

落到筆端形成文字後,很可能就只剩下60分。

再透過文字的形式傳遞到讀者的腦海中,形成新的畫面後,也許就只剩下20分。

所以作者對於劇情的認同度,往往和讀者差別很大。

而這裡面的差別,就差在文字的表達能力上。

這個念頭,腦洞是不值錢的。

一個作者真正能傍身的技能,能依靠它吃到老的,就是文字的表達能力。

抽象點說可以是文筆,或者文風,筆力,亦或者是更具體的鋪墊、伏筆的運用,草蛇灰線的理解。

更可以是一句點題或應景的比喻,一個簡單卻契合內容的梗,又或者是引人發笑增強代入感的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