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書凌晨準時上架。

國慶期間咱會盡量多更,暫時就不搞什麼加更規則了。(劃重點“儘量”)

省的到時候又欠一屁股債。

——————————

2.這本書的靈感來源

很多作者都有個習慣,平常突然想到一個很不錯的腦洞,或者一個很棒的人設,又或者一個很有趣的橋段,就會立馬記錄下來。

以網文作者為主角,其實不算一個很新鮮的東西。

以前有不少作者都寫過,但是成績大都很一般。

咱去年偶然想到這個,因為還在寫老書,所以也只是隨便記錄了幾筆,就扔靈感庫裡了。

後來是因為我爸媽偷偷在朋友圈裡宣傳我的書,把我背刺的夠嗆。

這事兒現在感覺很多人都知道了……

當時就想著,都已經社死了,怎麼也不能做虧本買賣。

然後就發現,這個點貌似可以跟網文作者這個職業聯絡起來,也能形成一個看點。

於是再記錄下來。

不過也就僅此而已。

區區一個父母這邊的社死看點,完全不夠撐起一本書的框架。

但之後不知道是咋回事兒,社死的事兒就一股腦的往我身上碰瓷。

我爸媽那邊就不用多說了,咱老爸現在都還在看我的書,隔三差五的發朋友圈點評一下。

咱現在已經麻木了。

除此之外,我曾經因為缺寫作素材,一度生出潛入女頻群找找戀愛題材的素材的想法。

然後也付諸了實踐。

大多數作者群都要求填寫作者名、作品名以及所在網站。

我只好寫“蜜汁姬《我女友是up主》起點男頻可以進群嗎?”

結果好傢伙,有個群主直接把我申請入群的截圖發到了書友圈裡來,直接給了我一波社死重擊。

不過好在付出總是有回報的,好歹最後還是混進群裡了。

小姐姐什麼的咱也不知道,只是單純在群裡取取材而已。

也算是收穫良多。

到這個時候,我就發現,如果想要擴充套件“社死”方面的看點,貌似可以展開的地方還挺多的。

於是繼續記錄下來,並附上我的社死經驗和體悟。

不過真正讓我有了新書雛形的契機,還是因為我一個學姐。

咱去翻了下聊天記錄,大概就是今年三月份。

我學姐已經考研考到廈門去了,跟她也沒什麼聯絡。

結果三月份的時候她突然發了個截圖過來,上面就是我爸發的推書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