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為王,呂不韋為相邦,號稱“仲父”,專斷朝政。

呂不韋主持編纂《呂氏春秋》(又名《呂覽》),有八覽、六論、十二紀共20餘萬言,匯合了先秦各派學說,“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稱“雜家”。

書成之日,懸於國門,聲稱能改動一字者賞千金。此為“一字千金”。執政時曾攻取周、趙、衛的土地,立三川、太原、東郡,對秦王政兼併六國的事業有重大貢獻。

後因嫪毐集團叛亂事受牽連,被免除相邦職務,出居河南封地。

不久,秦王政覆命讓其舉家遷蜀,呂不韋擔心被誅殺,於是飲鴆自盡。

反正王旭是聽說一種說法,呂不韋是嬴政的親生父親。

不過有呂不韋這個有名的商人輔佐嬴政。

加上益州沃野千里,怕是資本也很雄厚啊!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王旭這些都不怕!

“奉孝,你覺得應該派誰去剿滅陳友諒呢?”王旭笑道。

郭嘉聞言微微一笑道:“陳友諒不足為懼,然而終究坐擁十萬兵馬。”

“還是一股不小的威脅,目前在幽州鎮守的是韓信元帥,又有子龍在,此戰自然是交給韓信了。”

王旭微微搖了搖頭道:“交給子諾固然是好,但是也該給下面的人機會才是。”

“我看子龍就不錯,你即刻書信一封,讓子龍寫一份戰略報告,子諾點頭之後便出戰陳友諒。”

“子龍!嗯!”郭嘉點了點頭。

經過這幾年的學習,趙雲的統帥可不低。

趙雲此人有勇有謀,而且也能說得上是一員福將了。

不過趙子龍這個福將卻是用實力殺出來的。

先不說歷史上趙雲乃是常勝將軍,更是在長坂坡一戰封神。

就是這一世,趙子龍的戰績可不差。

無論是落龍岡之戰還是匈奴之戰,趙子龍那絕對的實力與運氣堪稱頂尖。

為什麼會說運氣呢?強如項羽、呂布等人,不是照樣有敗績?唯獨趙雲沒有。

他們的實力比起趙雲來可是強太多了。

而且當初答應了公孫瓚,王旭便會給趙雲機會,更何況王旭本來就喜愛趙雲。

“王上,還有一事!”郭嘉忽然沉聲道。

“什麼事?”王旭疑惑道。

“剛剛接到訊息,劉備帶著一支殘軍進入武國了,料想是來投奔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