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策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自己親自率領十萬大軍殿後,所屬部將有許褚、典韋,李典、樂進、張良等人。”
“此時許昌必然空虛,一個荀彧可謂是獨木難支。”
“主公,這可是大好的機會。”荀攸開口道。
“在下有一計,派一元帥,直接拿下許昌,救出天子,到時候王上的聲望肯定會如日中天。”
“同時還可以削弱曹操的實力,或許有機會打敗曹操,再掌三州之地。”
“屆時王上就是天下最強的王侯,就算是面對以後的挑戰,我們也不怕了,也有資本對抗了!”
“不錯,我們現在有錢!”錢良古井無波的說了句。
王旭一聽還頗為心動,但是他與曹操早有約定,並且他也不想內戰,如果說滅了袁紹是因為公孫瓚,那麼再出手就是對不起他自己了。
王旭要的不是這種天下,也不是用這種辦法得來的天下。
“算了吧!下一個!”王旭淡淡的揮了揮手道。
荀攸聞言無奈的退了回去。
“王上,這第二策便是派人前往北地再次挑起女真與蒙古的戰爭,到時候王上便可坐收漁翁之力,我武國現在完全有能力出動三支軍團。”
“我們現在有錢!”錢良接著道。
王旭微微點了點頭,這個辦法倒是可以。
一統三州之地之後,各軍團的實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據王旭所知,岳飛那個軍團就有五萬人了。
王旭又看了看王猛,說道:“二叔,這最後一策就是你了吧?”
王猛微微一笑,說道:“王上,這最後一策有兩個方向,一個是滅了陳友諒所在的陳國,消除隱患,同時為日後攻取高句麗做基礎。”
“這第二同樣是用計,讓項羽攻打曹操。”
“這樣一臉,中原斷時間就不能一統,我們的時間也會更加充裕了。”
“你確定項羽不會去幫孫策,而需要我們的挑撥?”王旭疑惑道。
以項羽的性子,沒有理由不去啊!
“王上莫不是忘了范增此人?”王猛笑道。
王旭靈光一閃,范增,對啊!差點把這尊大神給忘了。
范增(公元前277一公元前204,秦末著名政治家,居巢人。
秦朝末期農民戰爭中霸王項羽的主要謀士。秦末農民起義爆發後,秦二世二年(即公元前208年),范增投靠了項羽的叔叔項梁。
在項梁陣亡後,他跟隨項羽,成為他的重要謀士,後來封位歷陽侯,項羽尊稱他為“亞父”。范增主張項羽殺掉劉邦,而一直不被項羽採納。在鴻門宴刺殺劉邦的計謀失敗後,范增由於劉邦謀臣陳平的離間,而遭到項羽的猜忌。
范增憤然回鄉,在途中因背疽發作而死。
范增平時在家,好出奇計。陳勝大澤鄉起義時,他年屆七十。不久,項梁率會稽子弟兵渡江而西,成為反秦鬥爭的主力,范增前往投奔,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貢獻給反秦事業。
范增和項梁相會於薛地。當時陳勝已被殺害,張楚大旗已倒,反秦鬥爭陷於低潮,項梁、劉邦等義軍首領正相會於薛地,商議挽救時局的方針和策略。范增的到來適逢其時。
歷史上這位可是七十歲了都敢反秦的人物,要是項羽再賢明一點,天下都是項羽的。
而且這位與郭嘉一樣,愛出奇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