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試與武試,是的武都人員爆滿,好在楊樹盡心盡力的巡視,倒也沒什麼大礙。

當初楊秀兒讓王旭做到的事情王旭也做到了,那就是斷臂重生。

斷臂重生很難,需要一株十萬年級別的靈藥,但是王旭既然答應了,就會辦到。

此時的楊樹不僅僅是斷臂重生了,就連修煉天賦也提高了很多,一舉突破多年的瓶頸,進入了武王中期,整個人更加活力十足,也更加自信了。

前不久還說了一門親事,可謂是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了。

榮耀中央的榮耀之柱前,立著一個高臺,王旭等人就坐在高臺之上,而蔡琰也沒閒著,這次竟然提出要去參加文試的審評。

雖然古時候就有後宮不得干政這一說法,但是王旭絲毫沒有這方面的擔心。

這一次的武試,採取擂臺制,榮耀廣場之上足足擺放著十個擂臺,只要在擂臺之上十連勝,就可以晉級。

為了避免強者之間相互碰撞導致另外一人淘汰,王旭還制定了一個規則,由軍中三十位從武王初期到後期的強者分別坐鎮十個擂臺。

如果你敗了,還可以挑戰他們,贏了照樣可以晉級。

王旭的目光被其中一個擂臺的人吸引了,那是一個鬍子花白的老者,但是無論是眼神還是面容都充滿了剛毅之色。

楊業,楊延昭的父親,他來了。

王旭也讀出了楊業的資料,不愧是楊家老將,這個資料足以證明他的強大。

姓名:楊業

戰力:七千

武修:武王大圓滿

體修:武王后期

統帥:95

戰略:85

內政:75

楊業(?—986年),原名重貴,戲說中又名楊繼業,幷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將。

官至雲州觀察使、判代州,贈太尉、大同軍節度使。楊業的父親楊信,曾任後漢的麟州刺史(今陝西神木)。

少時倜儻任俠,善於騎射,喜好打獵,獵獲總比他人多。讀書不多,但忠烈武勇,甚有智謀。

後漢被後周所滅,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建立北漢。楊業弱冠即跟隨劉崇,為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

屢立戰功,遷升建雄軍節度使。宋太宗北征,素聞楊業之名。北漢投降之後,派使者召見楊業,即授右領軍衛大將軍。

班師回朝後,又授鄭州刺史。宋太宗以楊業“老於邊事”,拜其為代州刺史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太平興國五年三月,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

雍熙三年,隨軍北伐,因監軍王侁威逼,毅然要求帶兵出征。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並且沒有得到支援,最後被包圍於陳家谷(今山西寧武),楊業見無人支援,拊膺大慟,再率帳下士兵回身力戰,全身受到數十處創傷,士卒死傷殆盡。

楊業面無懼色,手刃數十百人。馬匹重傷不能前進,力竭為契丹軍所擒。楊業無限悲憤,為表白忠心,絕食三日而死。

楊業不僅僅是勇,還智,最重要的是忠。

楊延昭與王翦因為王旭早已見過,因此沒有那麼大的震撼。

此等楊業的對手是一箇中年大漢,中年大漢手持一柄長柄大刀,大刀之上佈滿了缺口,已經破得不能再破了。

這把大刀大漢用了很多年,這一次武試,他帶著它來了。

“你的刀壞了!”楊業緩緩的說道。

大漢看著手中的大刀,沉聲道:“萬物皆可為刀。”

“好!那便出手吧!”楊業體內的內氣轟然爆發,身後天狼戰魂咆哮而出。

王旭眉頭一挑,這個中年大漢是誰?楊業怎麼一來就用上了戰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