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9年,曹操釋出矯詔,召群雄於陳留討董。

渤海。

袁紹看著曹操的這篇討董檄文,對眾文武說:“諸位,如今曹操攜天子詔,召群雄於陳留勤王,爾等怎麼看?”

許攸:“主公,此時正是您名揚天下之時也,屆時群雄匯聚,必定要推舉一位盟主,論家世實力都是您最有希望成為盟主。”

“您前往陳留之後,可更改會盟地址於酸棗,此處乃平原,能容納幾十萬兵馬。也可顯示您拿下盟主的決心。”

田豐:“主公,子遠所言甚是,一、此次討董乃正義之師,必定戰無不勝。二、您前往討董更能彰顯您忠於漢室之心。三、此次討董之後,您必定名揚天下,百利而無一害啊!”

逢紀、郭圖、審配、顏良、文丑、石寶、等人齊聲道:“請主公前往會盟,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袁紹權衡著得失,正如田豐所言,百利而無一害,當即拍了下桌子道:“好,吾與子遠、元皓、顏良、文丑、石寶率4萬步卒,5千騎兵前往會盟,剩下眾人以正南為首鎮守渤海,擇日起行。”

南陽。

袁術:“曹阿瞞奉天子詔,召群雄於陳留討董,諸位以為如何?”

楊弘、閻象對視一眼,對著袁術拱手道:“請主公帶兵前往會盟。”

……

……

……

雁門。

王旭:“諸位,曹操奉天子詔,召諸侯於陳留討董,而後袁紹又改為陳留所處的酸棗,諸位以為如何?”

荀攸:“主公,這不正是我們計劃好的嗎?請主公帶兵會盟。”

王旭哈哈大笑道:“我們名揚天下就在此時,你們看應該帶多少兵馬會盟?”

王猛:“主公,我以為帶1萬雁門軍足矣!”

王旭疑惑的問:“為何?”

王猛:“主公,一是袁紹中途改變會盟地點,表示他對盟主勢在必得,因為只有盟主才能更改會盟地點。”

“二則是我雁門處於大漢邊境,必須留有重兵把守。”

“三則是為了儲存實力,此去主要是攻防戰,而我軍多數是騎兵,都帶去也起不了多大用,反而白白浪費兵力。”

荀攸:“景略所言極是,我意帶5000精騎,主公1000殺神衛,仁貴將軍的4000白龍軍足矣。”

王旭:“好!眾將聽令,令公達、仁貴、士信與我帶5000精騎、4000白龍軍、1000殺神衛前往會盟。”

“令秦瓊與王猛為首鎮守雁門關。”

“諾。”

事畢,王旭對王猛說:“二叔,李、張二家您看著辦,希望我回來後看到不一樣的雁門。”

王猛點頭道:“子陽你就放心去吧!剩下的事都交給我吧!”

……

荀攸:“主公,前方5裡處有一隻一萬多人的騎兵,不知是誰的兵馬。”

王旭想了想說:“應該都是前去會盟的兵馬,據我所知,與我時間差不多的也就只有白馬將軍公孫瓚了。”

王旭運氣內氣,大喊道:“前方可是北平公孫將軍?在下雁門王子陽!”

公孫瓚:“哈哈哈!我道是誰,原來是子陽賢弟。快快前來,你我一同前去會盟。”

王旭吩咐眾人加快速度,不一會兒就看到一隻全是白馬騎兵的隊伍。

王旭催著小白龍上前道:“伯圭兄長,小弟王子陽來也!”

公孫瓚哈哈大笑道:“子陽賢弟,快快前來,你我共飲!”

於是公孫瓚與王旭合兵一處,共同前往會盟。

入夜。

大營內,公孫瓚哈哈一笑說:“子陽賢弟,久聞大名而無緣相見,今日甚是高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