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8年,雁門。

城內守軍艱難的擊退了鮮卑人一波又一波的進攻。城內守軍不足2000人,能戰之兵也僅剩不到500人。

可就是這麼點人,守住了鮮卑數萬大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進攻。此時剛剛擊退了鮮卑發起的一波猛烈進攻。

城內百姓爭先恐後的為守軍送飯,那怕自己餓一點,少吃一點也要做飯送給正在城頭拼命戰鬥計程車卒。

這時一個士卒端著一碗飄著點點肉沫的稀粥,快步的送給正在城頭上注視著前方鮮卑大軍退去的守將——王旭。

士卒將碗聚過頭頂說道:“將軍,如今鮮卑剛剛退去,您還是先吃點東西吧!不然餓壞了誰又能帶領我們擊退鮮卑,守護城中的百姓呢?”

王旭轉過頭來接過稀粥,剛毅的臉龐佈滿灰塵及些許鮮血,依稀能看出一絲稚氣。

也許是真的餓壞了,王旭幾下子就將稀粥喝光,舔了舔干涉的嘴唇,將碗遞還給眼前計程車卒。

用沙啞的聲音說:“我記得你叫李二牛,剛剛鮮卑人衝上城頭,是你奮勇當先,拼死將數十個鮮卑人殺退的,很好。”

李二牛搖了搖頭說:“將軍,我空有些許蠻力,也只能做到這麼多了,您常常說,身後就是我們的父母妻兒,兄弟姐妹,我們必須要守住,我們都很感激您,是您給了我們死戰不退的信念,為了身後的父母妻兒,吾等雖死無悔。”

說著李二牛端著碗下了城頭,王旭看著周圍正努力修補城牆計程車卒、正在為傷員包紮的百姓,感嘆道:“這就是我華夏的將士,這就是我華夏的百姓啊!”

王旭閉上雙眼,彷彿又回到了那個車水馬龍的21世紀。可惜,再也回不去了,好在他是個孤兒,無牽無掛,也沒人為他傷心落淚。

王旭搖了搖頭,四處檢視著周圍的情況。自從太守聽聞鮮卑5萬人對雁門發起進攻時就舉家逃走了,而他因為自小穿越,發現是神話之後的三國時就苦練武藝,這一世也是孤兒的他卻幸運的被一無兒無女的老漢收養。

老漢是退下來的老兵,叫王蒙,自小王旭對武藝很有興趣之後就不停的鍛鍊著王旭,後來找了很多熟人讓王旭混上了一個百夫長的職位。

加上王旭作戰勇猛當先,修為也夠高,到了後天大圓滿的境界,王旭當上了管制800人的校尉。

雁門太守帶家眷及信賴的手下逃亡之後,雁門的最高長官也就剩下3個校尉,其中一個校尉在和鮮卑鬥將中不幸被斬,另一個在守城中被流羽射殺,如今雁門就剩下王旭這個校尉了。

王旭平時就愛戴士卒,關心百姓,加上守住了雁門三天三夜,擊退了鮮卑一次又一次的猛烈進攻,如今王旭在雁門的聲望可謂是達到了日中天,也是雁門士卒和百姓心中的希望。

現在城牆摧毀嚴重,周圍的石塊,滾木也所剩無幾,而寒冬也快到了,真不知道還能守住幾時。

鮮卑如今就是來搶糧食,衣物好度過寒冬的,或許寒冬到了就能退去,可是真的能守到那個時候嗎?王旭是一點點信心都沒有。

可是看到百姓和士卒眼中期盼的目光,他只能他不能露出那怕一絲膽怯,不然就會軍心渙散,雁門不攻自破。

夜悄聲無息的降臨,整個雁門關沉浸在夜色之中,王旭對著眼前的火堆不斷搓手取暖,想著明天怎樣守住雁門關。

而就在此時,周圍傳來一片喊殺聲,劃破了雁門關寂靜的夜。王旭條件反射的提起身旁的長槍衝上城頭,密密麻麻的人影閃動,顯然是鮮卑稱夜準備攻城。

王旭大喊:“敵襲,敵襲,快,守住城門。”

周圍計程車卒馬上拿起武器,抱著石頭準備擊退雲梯上的敵人。敵軍像瘋了一樣瘋狂的發起進攻,比前幾次的進攻猛烈了很多,很多。

看這架勢是不破雁門不罷休了,王旭戰在城頭大喊:“戰士們,我知道你們現在很怕,也很累,但是你們不能倒下,想想身後的親人,拿起你們的武器,守住你們的親人,守住你們的家。”

城頭的戰鬥持續了很久很久,很多百姓聽聞鮮卑又來了,不要命的往城門趕來,拿著鋤頭,菜刀,木棍,都要來出一份力,共同守住他們的親人,守住他們的家。

這場戰鬥一直持續到天明,慘烈異常,最終雁門關還是守住了,鮮卑也就此退去。世界彷彿安靜了下來,只有殘留的城牆和成千上萬的屍體代表著這裡發生的戰鬥是多麼慘烈,活下來的僅僅數十人,而且不是缺胳膊就是少腿的。

王旭艱難的用長槍支撐著身體站起來,渾身染血,他四處看了看不禁留下兩行熱淚。

拖著重傷的身體,王旭指揮著眾人將一具具屍體火化,他真的很累,很累。卻不及心靈上的傷痛,這就是華夏的百姓,這就是華夏的意志。

不管是百姓還是將士,沒有一個人是逃跑中被殺的,都是迎著敵人被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