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幾個小崽子,給我停下(第1/2頁)
章節報錯
界橋,要想透過這裡,只能從橋上透過,否則就要繞很遠的路。
陳慶之剛好就卡著這個時間點,袁軍大軍過來之時,公孫瓚剛剛渡河三分之二。
蔣義渠和牽招便是此次袁紹派來追擊公孫瓚的將領。
歷史有記載,當袁紹在官渡之戰敗給曹操後,蔣義渠將敗逃的袁紹接到了黎陽。
從袁紹口中聽到官渡之戰的戰況後,找回四散各處的殘兵敗將,使袁紹的軍隊恢復到官渡之戰以前的氣勢。
不說別的,單論蔣義渠收攏殘兵敗卒就可以提現蔣義渠在袁紹軍中的威望和個人能力,但史料終究記載不多,也只能是管中窺豹了。
牽招本為車騎將軍何苗長史樂隱的學生,後被袁紹闢為從事,兼領烏丸突騎;後袁紹近臣犯法,牽招先斬後奏,袁紹很欣賞他的果斷,沒有追究此事。
袁紹死後,他又追隨袁紹之子袁尚。牽招有勇有謀,卻不受重用,還差點被高幹所害,被迫投奔曹操;頗受曹操重用,領重兵鎮守東北,征討烏丸後任護烏丸校尉;後又拜平虜校尉,將兵督青、徐州郡諸軍士,擊東萊賊,斬其渠帥,東土平靜。
再之後牽招與田豫常年鎮守邊陲,而功績次於田豫。
由此可見此二人都是有勇有謀之人。
雖然歷史記載不多,但是成王敗寇,若是袁紹打敗了曹操,他們的名字也會如群星般璀璨。
但是既然袁紹敗了,也可以從側面看出來,他們兩人不如曹操的將軍,不然怎麼會打敗仗呢?
話說此時正是正午十分,日光最毒辣的時候。
兩人帶著部隊一路追擊,但是公孫瓚麾下多騎兵,這逃跑的功夫可不是吹的。
幾番追逐下來,也是殲滅了公孫瓚四五千人。
按理說追到界橋之後就可以回去了,畢竟窮寇莫追,況且他們也知道了公孫瓚有陳慶之這一支生力軍,並且認出了陳慶之。
但是……
“老蔣,我們已經追了這麼遠了,過了界橋就是公孫瓚的地界了,我看我們還是回去吧!”
“況且界橋這個地方就一座橋,大軍很難展開,要是公孫瓚據此而守,我們很難打過去。”牽招擔憂道。
蔣義渠聞言眉頭微皺,鴨子都到嘴邊了,不吃上一口?
“子經,你說的這些我都懂,但是界橋妨礙了我們進攻,同樣會阻攔公孫瓚的路,如果能擒拿公孫瓚的話!”說著蔣義渠的眼中露出一股光熱之色。
他與牽招共事多年,他自問他和牽招的能力不低,但是沒有機會,眼下就是一個機會,如果將公孫瓚擒拿,他們肯定會成為袁紹手下炙手可熱的人物。
牽招也是心動,但是牽招畢竟小心謹慎。
“老蔣,你說的我都懂,但是微信太大了,你又不是不知道陳慶之的白袍軍。”
蔣義渠沉聲道:“怕什麼?他陳慶之是厲害,但是那是沒有遇到我們,再說了,他也就幾千人,不必擔憂。”
“將軍,前方發現公孫瓚,此時他們正在過橋,已經過去一半左右了。”
這時,快馬來報。
蔣義渠頓時大喜,追了這麼久,總算是追到了。
“還愣著幹什麼,全力追擊。”
蔣義渠說完快馬加鞭,彷彿榮華富貴近在眼前一柄。
牽招見狀急忙追了過去。
“老蔣,老蔣,公孫瓚麾下可是還有高寵啊!”
“不用擔心,不就是高寵嗎?他前面受了重傷,哪有這麼快恢復?要是恢復了,早就出手了,還讓我們斬殺了這麼多人?”蔣義渠高聲道。
蔣義渠說得不錯,那日衝出袁軍的包圍,不只是薛仁貴,高寵、趙雲、羅成的內氣都已經透支過度,而且身受重傷。
半神是強,強得離譜,但是十幾萬大軍你以為是吹牛皮的嗎?
在亂軍之中怎麼著也有十幾個人圍攻他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