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捨得讓子嗣去那兒歷練。

士農工商可不是說說而已。

等級嚴明。

一般來說士人對之後的三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歧視。

更別說讓子嗣去和他們一同“勞作”了。

“不親自體會體會百姓的辛勞與疾苦,怎麼能知道這些東西得之不易。”

“前幾年還小了些,現在不小了,該去了。”

蔡邕苦笑道:“子陽啊!這些東西長大之後再去也不遲啊!”

王旭搖了搖頭。

“教育就得從小做起,讓他們將這種辛勞銘記於心。”

蔡邕無奈只能妥協。

這當爹的都說了,他能怎麼辦?

而且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岳父大人,既然如此,小婿告辭了,過些天來接小傢伙們。”

“好!”

“子陽這就要走了?”

門外走出一個老者,正是鄭玄。

“鄭老!”

王旭見鄭玄走過來,微微點了點頭。

“鄭老,吾還有很多事情處理,這就告辭了,日後再來拜訪鄭老。”

“子陽有事且先回去。”

王旭走後,鄭玄問道:“子陽前來所為何事?”

“第一嘛!立一座豐碑勉勵學子,第二嘛!他要帶幾個小傢伙去秋收。”

“什麼?”鄭玄瞬間張大了嘴巴。

“他要帶小傢伙去秋收?這是他們該做的事嗎?”

“不行,我得去勸勸子陽。”

蔡邕連忙一把拉住鄭玄。

“康成兄,連子陽自己年年都去,你覺得你勸了會有用嗎?況且這也是一件好事,為何要勸?”

“這……”

鄭玄啞口無言。

“子陽還真是、真是異於常人啊!”

“那些世家之人躲都來不及呢,更別說去幫百姓秋收了。”

“我似乎看到了未來,天下百姓迎來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君王。”蔡邕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