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

“林氏集團。”

“商業鬼才?”

“年輕的……傳奇?”

呵呵……這一瞬間,有不少商界人物笑了。

但是笑的內容,卻是各不相同,有苦笑,有嘲笑,有崇拜的笑,有欣賞的笑,有幸災樂禍的笑,還有……會心的笑。

京城商業時報的普及率,還是很高的,在京城,無論是真正的商界人物,或是一些小白領為了趕趕上流社會的尾巴,都會訂購這京城商業時報。

頭版頭條,用的是林楓的名字,但卻是沒有放上他的照片。

而是一個黑色的影子,上面加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後面標註:謎一樣的男子。

這個噱頭,不是林楓透過關係讓報社特地改成如此的,而是……報社為了搏出位,特地搞瞭如此的噱頭。

其實不只是京城商業時報。

很多報社,雜誌,甚至是八卦週刊,也開始拿林楓這個人物炒噱頭。

各式各樣的標語,五花八門。

譬如——

“小商王林楓,接下韓老三衣缽。”

“商界的那些事兒:一個外來戶富家子的奮鬥史。”

“年僅二十歲?真實,還是噱頭?”

“林楓,一個並不存在的人物,一個搏出位的虛假概念。”

“論華人至尊成功的三點原因,論林氏集團的未來走向,論小商王林楓的商業頭腦,。”

當然,其中甚至不乏有那些相當扯淡的花邊緋聞。

好比——

“林家大少爺的三段情史。”

“驚爆內幕!林楓原來是某港產大亨的私生子!!”

“跋山涉水來京城,無助痴心少女當場傷心飆淚:林楓,你個負心漢!”

好吧,大家都不得不承認傳媒業的強大,這短短的兩三天時間,林楓就已經成為了大家熱議的風口浪尖的人物。

好在,林楓曾經當眾只留下了一個剪彩儀式上的微笑照片,並且雜誌社的原資料沒有儲存好,後來各個雜誌,報社或者八卦週刊,爆出來的林楓的照片,就只有一張模糊的形象。

大家很難精確的記下林楓的樣貌,不至於達到那種走到街上都會出現多少八卦眾狗仔跟蹤的程度。

此時,林楓坐在林氏集團京城總部公司的獨立休息辦公室裡,無奈的將這些八卦週刊和報紙放下,苦笑不已——現在,他終於知道那些公眾人物的痛苦了。

不過轉念一想,康少傑和沈哲羽不也是曾經登過一些雜誌報社以及八卦週刊的版面麼?他們看起來,也沒有感到困擾啊。

但是後來康少傑打來電話告訴林楓的那句話,則是讓他恍然大悟:“林楓,你和我們不一樣,我和沈哲羽,本來就是京城豪門的子嗣,我背後是四大豪門之一的康氏家族,哲羽背後是京城知名的官宦之家。我們本來就是喊著金湯匙出生的,雜誌和週刊即便是對我們報道,也就是那麼些事兒,沒有什麼新聞價值可以挖,公眾們也不會太關心我們豪門圈子的那些事……但,你就不同了。”

“首先,你非京城人士,說難聽點,你算是京城豪門眼中的外來暴發戶。所以你們林氏集團在京城商界,只能算是一個草根級的存在。其次,你夠年輕,年僅二十歲,雖然我和哲羽不比你大幾歲,但我們有著截然相反的背景,換句話說,你的成功,足夠勵志,誰都知道,一個暴發戶家族想在京城商界突破重圍站住腳跟,已經很不得了了,而你,不只是帶領林氏集團成為了外來戶中的佼佼者,更是取得了讓京城本土商界人物都眼紅的成績。”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華人至尊本身,就是一個超大的噱頭。如果你不信,我可以給你說一說咱們華人至尊所取得的各項驚人資料。嗯,比如——一個月,兩億。哦,還有這個,四個小時,六千萬?……哦,我差點兒忘了,華人會員卡首月首期最後一天的銷售記錄,二十五分鐘,一千萬……然後,這些資料再和你外來暴發戶的身份,以及二十歲的年紀聯絡在一起,嗯……”

康少傑輕輕的沉默了一下,轉念忽然笑罵道:“尼瑪感覺自己還不夠犀利啊?!!你說那些報社雜誌,不報道你,還能報道誰啊?報道那些娛樂圈明星?能有你有報道價值?——你覺得,吳彥祖和你作為未來老公人選,那些女生會選擇誰?當然是你了,因為你,能賺錢,很多很多的錢。一個戲子,一個商王,很容易選嘛!更何況,我感覺吳彥祖也不比你林大少帥氣哈!帥氣年少多金,嗯,應該說是很帥氣,很年少,很多金——哈哈,林大少,認命吧,如果我是娛樂媒體的總編,也會讓我的手下竭盡所能的去挖你的新聞的!”

康少傑是一個很有風度的富家公子,並且非常成熟,在公共場合,話並不多,但卻點到為止,恰到好處。而當康少傑在面對林楓的時候,卻是完全放開了,就好像兩個親哥倆一樣,嘻嘻哈哈,沒個正行。當然,康少傑對於林楓的這些情況,分析的相當到位。

但是,這中間康少傑卻是把林楓捧得很高。

以至於林楓在聽到康少傑這番話之後,差點兒就以為是這貨吩咐人對他進行報道和新聞挖掘呢, 如果不是現在康少傑並沒有握住康氏家族的傳媒資源,林楓還真能往這方面想。

“呃……這個情況,真讓人頭痛。”林楓很不喜歡高調,悶聲,才能發大財。

康少傑卻笑道:“安啦,林楓,你想想,四大豪門為什麼在京城這麼知名?就是因為媒體把‘四大豪門’當做是一個概念炒火的。另外,你覺得京城四少為什麼大部分人都知道?也是因為炒作。其實商界和娛樂圈一樣,需要炒作的。如果把自己家公司的名頭炒火了,那麼名下的產業,自然而然的也會跟著火起來,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宣傳和炒作,永遠都是一個最有效的方案。就比如……美國的希爾頓,以及英國的威廉王子。他們雖然一個是商界,一個是皇室,但由於炒作,由於知名度,讓他們擁有了極高的回饋,無論這個回饋,是名氣,亦或是擁戴。”

聽到這裡,林楓恍然大悟,心中的那個疙瘩,也是解開了。

有些時候,真的不得不向康少傑這傢伙請教啊,論及商業頭腦和手段,林楓很高明。但要是論起這商界甚至是上流圈子的這套慣用套路,林楓就遠遠不及康少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