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山東之事(第1/2頁)
章節報錯
自那晚長談後,徐莫行第二日便向李顯嶽請了個專護馬場之職,帶齊衣物便起行前往馬場。
他將在馬場停留很長段時間,一來周王事畢,近來再無要事。臨年關還有近兩月,年貨押運還早,他要抓緊時間靜心與仲孫成苦修馬術。二來也是正如李清歡所說,與其互相弊害,還是少見些好。
這般日復一日,白日間與仲孫成在馬場縱馬騎射,搏戰。每當夜晚月明星稀時,徐莫行便會待在仲孫成的草棚裡,提著幾兩酒在促狹卻暖和的屋內,暢談江湖豪傑與天下大勢,快意恩仇,好不快活。
雖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是從仲孫成嘴中還是瞭解到了不少聞所未聞的東西。
要說這天下武功最高者亦是最神秘者,首推武當張三丰。太極拳創始者,一百多歲高齡,仙風道骨。一身內家拳練的出神入化,其拳法主禦敵,非遇困危不發,發則動若奔雷,勢若山嶽。普天之下,難有敵其一合之人。
時人皆言“天下英豪輩出,而邋遢獨然凌峰絕頂耳。”這邋遢,指的就是張三丰,張邋遢。
徐莫行還聽到幾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像什麼宗泐,道衍,馬三保之類的人物,也都是歷史上鼎鼎大名之人。
另外還有塞北高手北風,揚天。更重要的是,他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兀良哈。
兀良哈是何許人也,徐莫行自然無比清楚。自己的底子與刀譜皆是他所贈,他固然知道吳大哥武功絕非常人所能及,卻沒想到仲孫成對他的評價相當高。
一句“塞北高人,兀良哈當執牛耳。”便足以詮釋他的威名,其武功與為人皆是被人稱讚的。
這幾人皆是天下數絕,武功高深如晦,神鬼莫測。當然天下之大,不知名的高手更不知道幾何,放眼望去皆是數不盡的英雄人物。
一轉眼間,便是時間也是推移到了永樂元年十二月初四。徐莫行已在馬場住了月餘之久。這一月中李清影倒是來過兩次,第一次徐莫行按例教了她些許劍法,第二次便是十日前,她捎著小藍與幾位僕人帶著數件衣物來此。
徐莫行知道那是織錦坊的成衣到了,但是他卻沒有出面見李清影。讓仲孫成謊了個自己外出的緣由,李清影聽罷略微失落地置下衣物,再三叮囑馬場的下人便離去了。
冬季的開封地區,自十一月末便接連下了十日的雪,將馬場蓋的嚴嚴實實,天寒地凍,曠野望去,皆是白霧茫茫,雪白一片。
尤其是今日,格外的嚴寒。可徐莫行卻沒有休息,裹著棉襖,戴著氈帽。頂著咧咧寒風,依舊是在草場上策馬圍射木樁,直到五指通紅,近兩個時辰方才停歇。
徐莫行立馬於曠野,馬兒不住的撥出白氣。徐莫行的眉毛,肩膀上皆是掛滿了不少雪,“一共一百四十箭,中七十二箭,擦過三十五箭,落靶三十三箭。”徐莫行嘴中出著白氣喃喃道。
他自然是比較滿意的,雖然距離仲孫成的百發百中還相距甚遠,但是僅僅月餘功夫能達成射二中一,已然是進展神速。尤其是今日,本來天寒地凍,不適開弓。可他做事堅韌不拔,硬是在雪天騎射。便是如此,他方才體會到古人那句“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這天寒地凍的,手臂凍的冰涼,連弓弦都凍硬了。可饒是客觀條件惡劣,可徐莫行硬是憑著韌性堅持下來,而且越射越得心應手。最後不知怎的,竟然比往日射的都更加精準。
時過正午,徐莫行用完午膳,便提了一提食盒裝了些飯菜便往仲孫成那處去。
“咚咚咚”敲了三聲門,徐莫行不等裡面回應便徑直入了草棚。他已是這裡的老熟人,仲孫成早跟他說過,敲門徑直入內便成。
“仲孫先生,用飯了。”徐莫行看了一眼側躺在床鋪上的仲孫成。
仲孫成一聽,一個鯉魚打挺翻身起床,接過食盒狼吞虎嚥起來。
徐莫行對於這般行為,早已見怪不怪。就這般坐下,喝著桌上的馬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