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年關將至(第1/2頁)
章節報錯
永樂元年臘月初十,這一日大雪方停半日,徐莫行便接到傳信,收拾好包裹啟程回了開封府。
他這一趟出來已有近四十日,此番年末護送客商歸鄉,也是最後一件要事了。
積雪莽莽,冷駒寒衣。徐莫行一路上心事重重,前幾日仲孫成的那一個問題,成了他糾結了幾日的心結。究竟是敵還是友?
又一想到這番回到凌波少不得又是幾日,這幾日李清影若來尋自己,他又該如何應付?
這也快到正月年節了,來到大明一晃近半年光景,可自己的戶帖卻還未下來,自己是難以成行。也不知道師傅他九泉之下有知,會不會責怪。
輕嘆一聲,心事重重。在到麗景門時放緩了馬速。
“站住,行馬那人。”一聲傳來,徐莫行看去卻是一名城門衛。一想到數月前汝寧府那城門衛,便心道小鬼難纏。
平時徐莫行進出城門皆是著凌波護衛的黑衣勁裝,只是今日化雪奇冷,他便沒有著那身衣裳,卻沒想到惹來麻煩。
“你,何許人也?可有路引?”
徐莫行不卑不亢的淡然一笑,“這位軍爺,誤會了。我便是住於開封府內,是凌波鏢行的護衛,何談路引。”說罷下馬,走近那人。
那兵士一聽凌波二字,心下一凜,卻也不慌張道:“凌波鏢行?可你空口無憑,可有腰牌證明?”
徐莫行心下好笑,暗道自己來了開封近兩月了,出入這麗景門多次,終於碰到一個問自己要路引的人了。
右手在腰間掏出一個木牌,遞過去,“您看,軍爺,這便是我的腰牌。”
那兵士拿起木牌,發現不對,木牌背後似乎有紙質感,翻過一看,卻是幾張摺好的寶鈔,這士兵心中一動。
“軍爺,這大雪天的,輪值不易,小人以往也曾跺集入伍,深知其苦。這有五百文寶鈔,權當酒錢,暖暖身子。”徐莫行壓低聲音道。
那士兵咳了兩聲,將木牌還於徐莫行,“走罷。”
徐莫行拱拱手道:“謝謝軍爺。”說罷便騎上馬往城內而去。
他行事便是如此,他固然可以不出一分錢,以勢壓人。可花點小錢便能解決的事,自己又何須大費周章去折騰?如今五百文對他來說,已經不算是什麼大數目。
城內張燈結綵,一片節前的喜氣洋洋。入了府內,便徑直去了李顯嶽的書房。
進入暖閣,只見李顯嶽正在書房內查閱賬目,一旁的喬沛侍立在旁。側座上一個肥頭大耳,大腹便便的中年男子正在喝著熱茶。
“行主,喬管事。”
李顯嶽見徐莫行到了,便放下手中賬目,慈目一笑指著道:“東成兄,這便是此次的副領隊,餘步行。”
那胖子油光滿面的打量著徐莫行,笑的連眼縫兒都沒了。
“步行,這是此次歸鄉的客商代表,黃福成,黃掌櫃。”李顯嶽隨即又為徐莫行介紹這座位上的男子。
徐莫行問了好,看著這人體型,這椅子差點裝不下他,肉擠在裡面,看的也是心下好笑。
李顯嶽笑呵呵的捋捋鬍鬚,“步行啊,這月餘沒見,你倒是又結實了不少。看來仲孫先生在馬場沒有虧待你呀。”
徐莫行聽著李顯嶽打趣,笑道:“行主說笑了,這也全賴凌波的飯菜十里飄香,我每頓都忍不住多吃幾碗。”
“哈哈哈哈哈,都說餘統領有勇有謀,卻沒想到說話也這般有趣。”那一旁的胖子笑了起來,獨自一抖一抖的。
李顯嶽笑著擺擺手道:“步行啊,想必你也清楚,再過四五日便是咱們鏢行今年最後一次出鏢了。”
徐莫行道:“恩,我前幾日便已聽說,這不,今日大雪將停,我便急忙趕回來了,就看行主有何吩咐。”
李顯嶽點點頭,“這次咱們約莫臘月十四十五出發,客商眾多,貨物不少。我意讓你與傅昭抽調五十人同去,你二人精誠協作,定然能夠萬無一失。”
徐莫行點點頭,“屬下明白,只是不知去往何處?”
“濟南府。”
“濟南府果然是山東。”徐莫行喃喃道,心中忖度這仲孫成果然是料事如神,早在幾日前便已猜出此次大機率北上山東。
“不顧沿途客商返鄉,你們得先東行至濟寧,再折而北上濟南府。路途不算太遠,六七百里路,往返一千餘里。”李顯嶽揮退喬沛說道。
“恩,那約莫半月便能回來,正好趕上年節。”徐莫行點點頭。
“此番遠行,是你第一次遠門運鏢,凡事還須多向傅昭請教,有益無害。這山東多年戰亂,賊匪橫生,又有白蓮教作祟並不像咱們河南這般安寧,外出路上要多加小心,不可散漫馬虎。”李顯嶽語重心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