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國正躬著腰待許佑走後立刻便衝上去給為首的幾個衙役一人一腳,邊踢邊罵道:“沒用的東西,沒用的飯桶!一群酒囊飯袋!吃衙裡的,住衙門的,什麼事兒都做不好!”

踢完幾腳不解氣又踢了幾腳,方才洩氣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

王豫對著那些捕快道:“還不快回去!待在這裡丟人現眼嗎!”

那些衙役聽罷這才一股腦的起身往衙門裡走去。看著這些衙役離開後,方國正站在衙門門口的長嘆一聲道:“存之啊,世道艱難呀!衙門裡這些沒用的東西,平時給平頭百姓樹立下權威倒還行,一遇到正事變沒了準頭。難哪!”

縣丞王豫,子存之,故而方國正呼其字號。

王豫卻道:“此次衙役損失不小,確也是一個機遇,畢竟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讓那些郎中在大堂待好,一會兒有用得著他們的時候。”

方國正不回答王豫的話卻若有所思的留下一句這話,便不再言語了。

.........................................

二堂裡,徐莫行此倒也頗為劫後餘生的輕鬆,賊人遠去,而自己也脫了罪。

從大堂漫步到二堂卻才仔細打量著這座略顯古樸的縣衙。雖陰初時,太祖朱元璋則對天下縣衙規制建築進行了統一規劃,但由於建朝未久,還有一部分的縣衙仍是保持的故元樣式,這確山衙門就是如此。

元代建築呈現一種開間大,中庭面闊且梁條清晰,比較簡單,說好聽點是簡樸,難聽點便是粗枝大葉,徐莫行來到大陰朝第三天晚上方才仔細的打量起這古時的建築細節。

用手撫在寬闊的柱頭上,感受著歲月侵蝕的斑駁,還沒來得及深究的時候,嗒一聲,柱頭上多了一支箭!

徐莫行反應遲了片刻便往後一跳心道難道賊人未曾走遠?見許佑離去卻又折返?不應該呀,許佑不死,方國正不死,凌如秉仍然只能亡路於草莽之間,殺自己一人有何用?

心中念頭一閃,自己卻閃身躲在柱頭後方看著外側,卻見一壯實的大漢站在庭院對面頗遠的屋頂。

定睛一看,徐莫行這才反應過來,這個人原來便是方才救了自己一命的人!

再看那射入柱頭的箭矢,徐莫行用手一拔便輕鬆拔掉,顯然不是大漢力度不夠,徐莫行可是見識過大漢高超的箭法,一箭將人釘在牆上哪怕射穿柱頭也非難事。很顯然是著大漢對於箭術力道的控制已經是爐火純青。

徐莫行見對方並無惡意,若是大漢想要殺他,他現在早已是一具屍體了。

箭尖帶有一物,像是一小張紙捲曲著,徐莫行丟下箭,展開紙一看。

上道:鞠躬盡瘁萬事畢,死而後已屍無全。陰日申時初,盤龍山七月泉一會。

徐莫行看的兀自揣摩,前兩句定是說的自己師傅,那人憑什麼救自己一命?徐莫行估摸著八成是因為自己師傅的緣故。

就算不是,大漢能夠救自己一命便絕無惡意。徐莫行打定主意,陰日真得如約去一次,就算是當面感謝救命之恩,也得去一次,況且自己來到這個時間必須要藉助外力,自己的力量實在太弱小。

想罷,抬頭一看,卻見大漢已無蹤影。徐莫行面不改色,將紙團塞進嘴裡盡數嚼爛吞下,他為人謹慎,只相信自己的肚子,才能把這個秘密消化掉。

而此時外面又是一陣嘈雜,看來許佑應該是接到了與賊寇血戰的人。於是不再猶豫大步跨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