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庫中一陣震動,在一旁房內酣睡的黃元甲當即被驚醒,走出門來,朝天際間一看,只見那數十劍扶搖直上,中央佇立一人,正是秦墨,而就在他發愣間,那長劍已然飛遁而去,不見蹤影。

“那是我的劍!”黃元甲大叫一聲,可是想要追趕已然來不及,只能憤憤的生著悶氣,隨後,便聽得開門聲,另一側屋內,葬千秋滿臉憔悴的走出,想來這一夜精力都花在了那重鑄龍鬚劍爐之上,聽得黃元甲叫嚷,不由得好奇問道:“老黃,你說什麼劍?”

“姓秦的那小子大清早的,把我放在武庫裡的十柄重劍給盜去了,赤霄劍都給他了,真不知道他要這麼些劍做什麼。”黃元甲只是糾結了半響,終究是孩童心性,只覺著腹中飢餓,便去庖廚取了一塊雞腿吃了起來,雖然一副生著悶氣模樣,卻好似渾然忘卻了秦墨盜劍之事。

“取了你十柄重劍?”葬千秋撫須想了想,忽的道:“對了,昨日他曾問過我食鐵獸貔貅之事,恐怕拿這些劍去,是要吸引貔貅出山吧。”

“貔貅什麼時候變的這麼飢不擇食了,當年龍鬚劍擺在這裡,它都猶豫了許久才敢來吃,現在十柄劍便足以叫它出來了?”黃元甲搖了搖頭,不解的疑惑道。

“當年貔貅猶豫,是因為你我在山莊之中,而他孤身一人揹著十柄古劍,可不足以讓貔貅猶豫啊。”葬千秋笑道。

——妖都洛家。

此時的洛家大殿之上,鑼鼓喧天,四周掛著燈籠鞭炮,十分熱鬧,兩邊一片大紅掛紙,還有不少對聯。

殿內,便是大設座椅,大擺筵宴,各色美食佳餚擺上,更是從那妖都中最有名的幾大青樓裡叫來了歌姬舞姬,在殿內表演歌舞,而周圍的桌子尚且空空的,想來是時辰未到,而這一切準備,卻都是因為今日乃是那位洛家洛老太爺洛安瀾的千歲大壽。

即便其他來的賓客還未坐滿這大殿,可洛家上上下下,有頭有臉的妖物,卻也已然到了殿內落座,其中洛安瀾坐在最上首,其餘洛家子弟按照輩分落座,分別在兩側坐下,一片其樂融融。

雖是自家子弟,可禮數卻是一點不少,妖妖都備上了一份厚禮,即便有些較為貧寒的,卻也是咬了咬牙,跺了跺腳,將家中一些珍藏的寶物獻上,想著能博得洛安瀾一樂,日後在族中自會過的好上不少,因此這此宴席,禮物收的是接連不斷,而拜壽祝賀之妖更是數不勝數,在洛家大殿上,跪了長長的一排妖,小的磕頭,大的作揖,好不熱鬧。

“今日兄長千歲生辰,務必要好好慶賀一番啊。”

“兄長,小弟受您庇佑多年,敬您一杯酒,祝您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啊。”

“安瀾叔,小侄給您拜壽了。”

“老太爺,小孫給您磕頭了。”

“老祖宗,我是您九世孫洛嵐,給您磕頭。”

洛安瀾坐在上首,臉上笑呵呵的,一副高興神色,正痛快的收禮時,卻忽然見一妖走來,後面好似揹著什麼東西,再仔細一看,竟是一具龐大的青銅棺材,當時面色一變,叫道:“那是什麼東西!”

這種大喜之時,送人棺木,無疑是挑釁一般作為,而此時竟是還光明正大的背上壽宴,不論妖域人間,只要是世間生靈,道行愈高,卻都是愈怕死的,有時候更是隻為圖一個吉利,便肯大費周章,而此時背棺而上,一是狠狠打了他作為主人的臉,二卻是在這壽宴上大大的不吉利,不由得讓洛安瀾動容。

“在下洛家第十九代子弟,洛三,見過老祖宗,背上揹著的是給老祖宗的壽禮,樣子不好,東西卻是好東西。”那揹著棺材的壯實妖物咧嘴一笑,絲毫沒有半點覺著不妥,笑著說道。

“老夫壽宴,你送禮可以,可這賀禮卻是副棺材,莫不是要挑釁老夫嗎?”洛安瀾沉聲說道。

“小子並無此意,只是這樁寶物,卻只有這副棺材才能鎮得住,還望老祖宗見諒。”那壯實的洛家子弟跪伏在地,對著洛安瀾磕了三個響頭解釋道。

“你不惜用這棺木凶氣,煞了我壽宴喜氣,若是這寶物取出來不夠歡喜,那便就得搭上一條命沖沖煞了。”洛安瀾陰沉著臉色,冷冷的看向那洛家子弟。

“老祖宗放心,這件東西喜氣,莫說是一具棺材,便是整座葬土都壓不下來。”那壯實妖物卸下背上的棺材,重重砸在地上,塵土飛揚,他雙手用力,狠狠掀起棺蓋,只見在那青銅棺中竟是靜靜躺著一方鐵人,只見這鐵人渾身渾然一體,四周關節之處都雕鏤出來,極為精巧,組裝嚴密,似是能工巧匠之作。

壯實妖物在鐵人胸口拍了拍,那本來平躺在棺中的鐵人竟是同時站起,僵硬著身子,隨手破開棺材,銅屑四飛,鐵人徑直走上前去,同時,背上不斷傳來機括轉動之聲,以這機關驅動鐵人,竟是與真人無異,而同時,只見那壯實妖物從懷中取出一道特製的傳音符,遞給洛安瀾道:“老祖宗您只要以此傳音符給他下達些指令,一句話之下,這機關便可替咱們妖都洛家開疆拓土,掃平異己。”

“閣下當真是說笑了,可以入咱洛家法眼的敵手,又豈是這些略有些精巧的玩物所能及的,倘若求來的是那位人族葬千秋的手筆,恐怕還說得過去,不過這麼一副平平無奇傀儡,便想抵的過帶棺祝壽的無禮之行,還欠了些。”一側,一妖發出譏笑道。

砰。

青銅棺被其倒提起來,狠狠砸在地面上,壯實妖物指了指那青銅棺的背面,只見上面銘刻幾道樣式古樸的標誌,便聽得其帶著幾分譏諷語氣道:“世妖只知人族有葬千秋製作生傀的手段超絕,而同為妖族,卻只知道人族的葬千秋,不知我妖族能工巧匠,實不遜於那葬千秋分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