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奪囚
章節報錯
兩人一路走到鐵匠鋪,這座鐵匠鋪是城內唯一的,在這兵荒馬亂,妖獸橫行的世道里,隨身攜帶的兵刃是必不可少的,於是這裡也常年有許多人在此打造兵刃,生意異常火爆。
這經營鐵匠鋪的老王傳說以前是在京裡工部武研院中的一名打鐵鐵匠,技術極佳,後來因為年老力衰被以幾百兩銀子遣散,便來到至和城打鐵,而俗話說的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儘管他已然年老,但打造出來的東西,依舊是這方圓百里最好的,有時就連罡風谷的弟子佩劍都來此處尋他定製,而這至和城的軍卒使用的長刀鎧甲,也都是他一手締造的,名氣非同小可。
“你帶銀兩沒?”秦墨從袖子中取出自己乾癟的錢袋摸了摸,對著一旁的眯眼老頭問道。
“大哥,此行匆忙,我就帶了幾件假貨出來,銀子一點沒帶啊。”眯眼老頭叼著煙鍋子,苦惱道。
“先看看這老王頭家的刀劍價錢幾何吧。”秦墨帶上陰陽悲喜鬼所化的假面,挪動腳步走上前去,看向那鐵匠鋪內懸掛的不下數百柄長劍,指向其中一柄問道:“這柄要價幾何?”
那在門前打鐵的老人猛然抬起頭來,死死盯著秦墨,但下一刻神情便恢復平靜,放下鐵錘,粗聲粗氣道:“一律一兩,買十柄送一柄。”
“一柄一兩?把那柄劍給我大……啊不,我家小姐打一柄。”眯眼老頭叼著煙鍋子,卻險些叫錯稱呼。
“好。”那老王忽然淡淡看了一眼秦墨,同時那鐵錘砸下,他的身體湊近其耳畔,道:“吳芸在後面存放鋼鐵的倉庫之中,裡面埋伏著十名元嬰期的修士和一百名刀斧手,晚上一更天換班,你來。”
“你是誰?”他假裝挑選著這些長劍,一邊大聲的問這此劍價值幾何,一邊湊到老王耳畔問道。
“王江,師從吳何道座下,排行第二,此行前來營救我大師兄。”王江面上毫無表情的說道。
“好,就三更。”他從錢袋中取出一兩銀子放在桌上,隨手取走一柄長劍,頭也不回的和那眯眼老頭離去。
“大哥,那傢伙就是你另一個師兄?”眯眼老頭不可思議的問道。
“現在我也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不過此時也只能相信他了,在幾名元嬰手下,脫身還是不難的。”秦墨道。
夜間,為了行動方便,那陰物變幻成一副黑色斗篷罩在其身上,偽裝成一副暗沉中人模樣,修羅藏於衣袖,而胸前則是以青玉劍為配飾,正是天字號殺手的打扮,而眯眼老頭則是被他打扮成一個鬼字號殺手,隨他劫獄。
一更天時,鐘聲響起,一群人從鐵匠鋪裡悄無聲息的離去,而遠處,則有一群人趕來,秦墨和眯眼老頭二人便急忙趁機進了鋪子,一進去,便見那老王正坐在店前等候,見兩人前來,忙道:“兩位,事不宜遲,等一會他們便換班回來了,快些動手吧!”
走到鐵匠鋪後,見是一座地下建造的倉庫,那倉庫門以赤銅製成,便是尋常神嬰修士都難以擊碎,而好在王江知道倉庫開啟之法,只見其在門上以手指畫出一個圖案,這大門便應聲開啟,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漆黑如牢房般的地方。
王江帶路,幾人很快便找到了吳芸的關押之所,很是隱蔽,那堅固的牢房其中有二十餘根鐵鎖,通通都拴在此時已然有氣無力的吳芸身上,吳芸是吳何道的大弟子,有神嬰上境的道行,自然也被關押的緊了些,此時其衣衫不整,而美麗的面孔已然憔悴不堪,見兩陌生之人前來,只是冷道:“你們要做什麼!”
“師姐,是我!”王江伸手在臉上一撕,露出一個長相平凡的青年面孔,他取出一柄短刀,三下五除二割開鐵索和牢籠,吳芸吃了一驚,仔細打量著王江,問道:“江兒,真是你?”
“是我。”王江扶起吳芸,吳芸看向另一側的秦墨,見其面孔遮住,不禁問道:“這位是?”
“在下琅琊山蘇牧之徒,秦曉生之子秦墨,聽聞二師姐在此處被擒,特來幫師叔分憂。”漆黑斗篷中,一個聽起來有些青雉的聲音響起。
“秦師叔的兒子?”兩人同時一驚,瞪眼看向秦墨,只見那漆黑斗篷上下移動,便算是點了點頭,聲音傳出:“此地不是敘話之所,我等先出了這至和城再說。”
“秦師弟說的有理,走!”王江扶著吳芸向上走,忽然間,門外傳來那些兵卒修士的說話聲,王江吃了一驚,和秦墨等人一齊躲在那些鐵塊背後,而吳芸則是斜靠在角落。
“師弟,等他們進來,便動手!”王江對著一旁的小聲對著秦墨道。
“嗯。”黑色斗篷點了點頭,陰氣漸漸濃郁,衣袖中的手掌握住那鮮紅的劍柄,隨時便可出手,而那眯眼老頭則是被其安排去負責照顧吳芸,雖說他有些害怕老頭會對吳芸不軌,但想起吳芸道行,也就放心下來。
“哈哈,張兄,你今喝多了。”
“今晚要在此看守要犯,你們怎麼喝這麼多。”
“要犯就要犯,這麼多天了也沒誰找到這,管他作甚。”
一群醉醺醺的人從門外走入,熙熙攘攘,一百多號人,幾個穿著華麗的修士勾肩搭背,有的手中還拿著酒杯,王江對幾人使了個眼色,瞬息間,一聲巨響傳來,他便竄了出去,剎那間,秦墨手裡長劍出手,同時,兩名元嬰斃命,王江殺入人群中,秦墨的玄黃氣上紫府,渾身通達,出劍時地動山搖,一招摧山便朝著其中一名醉的最厲害的元嬰而去。
元嬰終究是元嬰,先前之所以能瞬息連殺二人,那是因為其醉酒再加上偷襲,隨著兩個同伴的死亡,幾名元嬰頓時反應過來,而受秦墨那摧山一劍的元嬰修士雙手瞬息間便結成法印,體內有元嬰後,那道行出手間便是符咒道法,眼前一道青光,竟是攔住了那一劍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