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戰後揚州(第2/2頁)
章節報錯
“第七條在揚州建造一所大型孤兒院,一座少年軍校,一座大型養老院。”
……
在場的揚州宿老心中激動不已,從沒見過軍隊進城不要錢、不搶錢,還送錢幫助城市恢復建設的。
“董大人,年紀輕輕,卻有著菩薩心腸,大人必然會萬家生佛,我揚州百姓萬死無以報大人之恩。”
“諸位,我也是揚州子弟,這些都是本官應該做的,接下來還要辛苦大家,把這一件件事情落實下去。時間緊迫,大家下去實施吧。”
一條條告示被貼到了原來集中居住的男館、女館附近。揚州的群眾沸騰了。大家從男館、女館走了出來,家人們團聚到了一起,相擁而泣。沒有什麼比全家在一起更幸福的事情了,許多人此時才深刻感受到家庭的重要。
人本來就是一種社會性的群體動物。太平軍的這一套男女分離制度在他們轉戰各地的時候,確實起到了提升部隊戰鬥力的作用,但是當他們立足之後要建立自己的根據地,就不能夠再繼續沿用這種滅絕人倫的制度了。董書恆不知道,歷史上再過一兩年洪秀全就會廢除這一制度。
再看下面的一條條惠民政策,揚州百姓的心徹底定了下來。董書恆的名字也因此徹底烙印在每一名揚州百姓的心中。他們在心中牢牢記住董書恆是他們的再生父母。
揚州地區的經濟發達,百姓性格溫和,文化程度在全國來說相對較高,在看到一條條通報後,主動到城中的幾個點登記自己家庭資訊,這次登記的資訊很細緻,不光有自己的情況,還有自己的特長,以及親屬關係,還包括外地的親屬資訊。竟然沒出現一例趁機鬧事的事件。
下午的時候,曾憲風帶著行政總署的一幫工作人員風塵僕僕地趕到了揚州城的府衙之中,他們都沒想到揚州城這麼快就被打下來了。而且還儲存的這麼完好。
當他們看到董書恆釋出的第一批政令都是讚歎不已,自己的這位總統不光會治軍打仗,理政也是一把好手啊。
董書恆將手頭的政事跟曾憲風交接了一下,就趕緊去開軍事會議了。
揚州城被拿下,只是第一步,揚州這麼大一個城市,周邊不能沒有屏障。
臨時的作戰室內,一眾軍中將領都在。
“諸位,我們雖然拿下了揚州城,但是戰鬥依然還沒結束,我知道這一仗大家打的都沒盡興。但是現在能夠拿下一個完整的揚州才是我最想要的結果。”
“大家沒經歷苦戰,我也就不給你們時間休息了。”
“總統,大家都憋足了勁兒呢,您就下命令吧!”參謀長劉青南說道。各部的指揮官也都挺起胸膛。
“好,現在命令教導團並101團向西邊儀徵開進,大軍一直打到浦口駐紮,清除太平軍在江北的一切力量。”
“102團攜一萬民兵向南推進到瓜洲,在瓜洲駐紮,沿著瓜洲到運河河口位置修築炮臺。先修築地基,等運河船隊輸送的建築材料到達之後再修築上層炮樓。二團在江邊修築防禦工事,保證工程安全進行。”
二團長一聽自己的部隊去修炮臺,臉上頓時露出了失望之色。
“二團,你們的任務很重,你們對面的太平軍羅大綱部離你們只有一江之隔,而且戰鬥力強悍,還擁有水師。隨時可能對你們發起攻擊,你們在修築工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修防炮工事。”
聽了董書恆這麼說,二團長張楊炳春的心才放了下來,他這個團長要是撈不著仗打,底下的兵非得戳自己的脊樑骨不可。
“揚州城的防衛工作暫時交給民兵第二縱隊負責,同時第二縱隊也要分出人手協助恢復城內秩序。”
各部接到命令各自出發了,董書恆則是要去一趟北大營。
傍晚時分,魏源終於趕到了揚州城,他這個揚州知府終於名副其實了。
魏源一到揚州就火急火燎地跑去看文昌閣。他是擔心文昌閣內的圖書給太平軍糟蹋了。還好,太平軍沒有做這些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董書恆實在文昌閣找到了魏源。
“師傅,這些書都在這兒,又不會跑,您老先處理一下政事好不好?”
魏源來了一句:“政事兒不是由你處理嘛,我很放心。讓我再看看,當年我到揚州,最喜歡來的就是這文昌閣。”
“師傅,咱收了揚州城,總要要去琦善那個總督那兒報個捷吧。”
“老夫可不想去見那個昏官。”
“哎……”董書恆真是對著個師傅無語,怪不得都要退休了還是個縣官。
他只能回去找曾憲風合計下一下,怎麼給琦善擬個報功的摺子,這功勞的分配很是講究,必須得仔細斟酌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