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恆一行人可不少,加上保衛人員有幾百號人呢。幾乎把軍政府這邊的招待所給填滿了。

董書恆這次到大豐有兩個目的,一個是實地瞭解一下這邊的建設情況,這裡有淮海軍兵工廠所在工業區,集中了淮海軍大部分的機械製造業工廠,可以說這裡是淮海軍工業的基礎和核心。

另外這裡還有淮海軍最大的新兵訓練基地和模擬演練場。正是這裡不斷地向淮海軍不斷地向淮海軍不斷地輸送兵源。

第二件事情是要在這裡會見幾位從歐洲來的客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小克虜伯與舍恩拜。

同小克虜伯,董書恆要商討一下合作建廠的大框架。淮海軍現在急需大口徑的艦炮和岸防炮,目前世界上可能只有克虜伯掌握這種技術。

這些大型火炮要是從歐洲進口,運輸成本太高,極不划算。另外,重炮這種當前的戰略武器,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而且他們還掌握著特種鋼的鍛造技術,這些東西對董書恆來說都非常的重要。

董書恆不介意小克虜伯在中國成為富豪,佔有公司股份。但是這些技術必須掌握在淮海軍手中,包括這個新成立的公司,淮海軍必須要絕對掌控這個公司的管理。

舍恩拜這個人,董書恆連聽都沒聽說過,要是諾貝爾的話,他還知道一二。

但是這個人研究的無煙火藥,確實讓董書恆非常的感興趣。

淮海軍這邊一直都缺乏高階的化學人才。彈藥廠的火藥實驗室一直都沒有什麼成效,僅僅是對黑火藥做出了一些改進。

對董書恆提出的無煙火藥的研究一直進展不大,即使是董書恆給出了一些提示,也沒有用。

而董書恆自己的化學也就是個初中生的水平,以前學的實驗方法早就還給老師了。

董書恆希望舍恩拜的加入,能夠讓自己的無煙火藥計劃得到推進。

而且董書恆知道舍恩拜的無煙火藥已經制造出來,現在就差最後一步,尋找合適的穩定劑,讓這種無煙火藥能夠投入到實際的使用當中。

另外,舍恩拜並不是僅僅研究製造火藥,他的化學知識非常的全面,在歐洲的時候,他就從事化學教學工作,是一個有名的化學教授,甚至出版了多本化學教材。

這樣的大牛人,董書恆是一定要留住的,所以他才準備親自出馬。同時董書恆對於火棉的穩定劑略知一二,在這方面還可以給舍恩拜一些建議,至少能夠讓他的實驗進度更快一些。

小克虜伯和舍恩拜都是隨著年後的返程船隊來到中國的。他們一個算是被家族流放,一個是因為做實驗破產了。對於到中國,兩人的心中都是非常忐忑的。

小克虜伯從小就非常的聰明,精通化學、冶煉、機械製造,在克虜伯家族被認為是最有天賦的一個繼承人。同時也是公認的最有可能繼承老克虜伯事業的一個人。

但是這樣一個有前途的年輕人卻愛上了一個猶太女孩。

這讓一向保守的老克虜伯非常的震怒。他要求小克虜伯要麼跟瑪麗分手,要麼離開克虜伯家族。

可是小克虜伯跟他的父親一樣的固執。兩人正在僵持的時候。阿達爾伯特親王找到了老克虜伯,讓他去中國建立工廠並且向中國人轉讓一部分技術。

心中還有一絲父子情分的老克虜伯最終決定讓小克虜伯去中國發展,另立門戶。在小克虜伯帶著瑪麗離開時候,老克虜伯告誡他到了中國之後就不要再回普魯士了。

上船之後,小克虜伯的心情一直非常低落。他喜歡的猶太女孩瑪麗是一個積極樂觀開朗的女孩。瑪麗見到小克虜伯的狀態,也很揪心。

她聽過王韜的演講,知道中國並非外界傳言的那樣愚昧落後。

她還把王韜在報紙上發表的介紹中國的文章剪輯下來,裝訂成冊,給小克虜伯閱讀。這讓小克虜伯的心情好了很多,至少對未來不那麼絕望。

船上還有一些克虜伯工廠的技工和管理人員,這些人都是跟著小克虜伯一起去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