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英法距離中國都非常遙遠,使用武力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而且風險也非常的高。

所以董書恆這次到上海建立總理衙門,英法等國都比較重視。他們都想跟董書恆搞好關係,從而為本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美國公使馬沙利回國之後,新的公使麥蓮到現在還沒到上海。按照馬沙利給的訊息,麥蓮早就應該到達上海了。

透過去年的合作,英法等國還是很希望能夠與董書恆打交道。雖然他幕後主使了一場貿易戰,讓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提升了。但是董書恆比清國朝廷的那些人要開明得多,他會主動購買英法的商品,知道平衡交易差額。

他們這些公使就是靠著給國內的工廠爭取訂單來換取成績的,只有讓那些國內的工廠主拿到了訂單,國家才能夠繼續跟他們收稅。

跟清國打了那麼久的交道,只有這個董書恆會把訂單送到他們的手中。

“這個年輕人,讓人在跟他相處的時候很容易就忽略掉他的年齡。但實際上,在做生意方面,他比那些狡猾的猶太人還要精明。”這是包令的前任文翰在新加坡跟包令交接工作的時候對董書恆所做出的評價。

文翰還告訴包令,絕對不能夠以看待平常清國人的眼光來看待這個董書恆,他崛起的太快,就像一個迷一般。

他對西方的瞭解,超過了任何的清國人,有時候文翰甚至覺得董書恆比自己都要了解西方世界。

像董書恆這樣的清國實權人物,最好和他做朋友,做合作伙伴。如果是做敵人的話,最好先從肉體上消滅他,不然他會成為所有人的噩夢。

董書恆見和二人聊的很投機,就讓人安排了一個豪華包廂。

他實際上也有很重要的事情跟二位公使相商。如果不是今天的這個宴會,董書恆也會專門安排時間見兩位公使。

包廂之內。

“二位公使,俄國人在奧斯曼土耳其的舉動,我都已經聽說了,簡直令人髮指,這個國家自稱文明世界的一員,卻做出了種種野蠻的舉動,實在是令人不齒。”

“是的,總督閣下說的太好了。全世界文明世界的人們都應該一致地譴責俄國,以及他們那個野蠻的君主尼古拉一世。”雖然不知道董書恆為什麼提起這件事情,但是法國一直想挑起對俄國的戰爭,因此布林布隆還是馬上附和道。

一旁的包令卻若有所思地打量著董書恆。

“總督大人,俄國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很好吧?”包令問道。去年,南洋水師北上跟俄國人在鄂霍茨克海乾了一場,將俄國人在遠東的艦隊一舉幹掉的事情,包令是知道的,畢竟艦船上有那麼多的英國教官,這個事情是瞞不住的。

所以董書恆剛才提到這個話題的時候,包令就大概猜出了董書恆的意思,並且接著他的話茬把話題引下去。

“是的,公使先生,俄國人在遠東地區,野蠻地殺害我們的居民,公然侵佔我們的領土,對於這種行徑,我們不可能不做出反擊。”

此時,英法確實已經把軍艦都開到了黑海,大戰一觸即發。

法國的拿破崙三世並不具有其伯父的膽略,但也不害怕與俄國一戰,俄國與法國相隔普、奧兩國,只要普、奧保持中立,全面戰爭的可能性為零。

如果在巴爾幹或黑海作戰,法國擁有技術優勢,戰場和戰爭規模都很有限。而且無論戰場輸贏法國都是贏家,神聖同盟將被拆散,《四國同盟條約》將徹底作古。法國將會擺脫孤立的局面。

英國人同樣擔心俄國人的南侵會影響到英國在中東,甚至是印度的利益。

董書恆這麼說了,說明清國或者是說他本人對與俄羅斯作戰有興趣。

“總督閣下,您這麼說,我可不可以理解為中國將向俄羅斯宣戰?”布林布隆顯然有些急切了,他非常希望董書恆能夠親口說出那個答案。

“宣戰?哦,不,我們的清國和俄國接壤的邊界線實在是太長了。如果是全面開戰的話,對我們非常的不利。”董書恆顯然也不想做一個冤大頭,跟俄國人宣戰不是可以,但是這得看什麼情況了,他可不想給人做免費打手。

“先生,如果我們兩個國家全部都向俄國宣戰,那麼貴國是否願意同我們簽署一份協約,從東方出兵,牽制住俄羅斯的烏拉爾山以東的兵力。”最後還是,包令說出了三方都想講出來的想法。

包令和布林布隆的心中都清楚,如果能夠把清國拉入反抗俄羅斯的同盟,那麼自己二人一定會得到國內的嘉獎。

清國雖然不是什麼強國,但是他是一個老牌帝國,擁有深厚的底蘊,怎麼著也不會比土耳其帝國要差多少。

“兩位先生,如果真如兩位說的那樣,那麼我可以在這裡做出保證,我們將在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吸引超過十萬的俄國軍隊。”

“如果真是這樣那就太好了,我相信我們之間的合作一定會非常的愉快的。”布林布隆高興地說道。

董書恆並不知道,正是他的這個決定,讓英國暫停了南京條約的換約活動。

本來就在最近,英國首相準備下令讓包令主持南京條約換約。因為這份條約已經滿12年了。

內容還是老生常談的全面開放、鴉片貿易合法化,擴大上海租界權益等等。

但是現在董書恆提出的合作打擊俄國的方案,讓英法的高層更感興趣。這樣以為著他們面對的俄國兵力要少很多,戰爭也許可以更早地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