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現在才1854年呀!正是圓明園的鼎盛時期吧,真想去參觀一下這個中西合璧的園子呀。據說園中還有大量的珍寶文物古籍。

要是能夠為魏源帶點古籍回去,估計那老頭肯定樂的連聘禮都不要了。

董書恆心裡想著這些,竟然把自己給想樂了。

沒等董書恆高興多久,淮海軍就在北京城南邊被一群流民擋住了。

流民自然是擋不住淮海軍的,只是這流民規模太大了,足足有十多萬。

之前,太平軍從東邊殺來,為了防止流民被太平軍裹挾,清廷派兵把這些流民全部趕到了南邊。

為此清廷倒是在此開了一些粥棚,可是杯水車薪。每天都有人凍餓而死。

董書恆就是看到了路邊很多凍的硬邦邦的屍體,又看到那麼多躲在簡易窩棚裡的凍得瑟瑟發抖的流民。才下令大軍停了下來。

“王嘯,我們得救救這些流民,在附近徵用一個莊子,再讓部隊把營帳搭起來,建立一個臨時的流民營。”董書恆將他的想法告訴了王嘯。

“總統,我們真的要把精力浪費在這些流民身上?清廷自己都不願意管。屬下覺得我們應該儘快到北京城下逼迫清廷答應咱們的條件。然後回師江蘇。在這裡時間長了,屬下擔心夜長夢多。”王嘯擔憂地說道。

“王嘯,你忘了我們淮海軍的宗旨了嗎?別人都可以見死不救,唯獨我們不能,如果這次不救,那麼我董書恆就是在打自己得臉。以後我還有什麼資格在士兵們面前講一切為了華夏,一切為了百姓?”董書恆反問道。

“是,總統,屬下錯了。”王嘯低下了頭。董書恆一直要求他們不僅僅要懂軍事,也必須要懂政治。所以淮海軍中一直有文化教育。

董書恆希望他手中的軍隊是一支有血有肉的軍隊。而不是隻知道忠誠自己,對其他的一切都漠視的殺人機器。如果那樣的話,跟後世的一些軍閥武裝又有什麼區別呢?

“王嘯,我們不用都留下來,留下一個團維持秩序就好了,你們出去四周偵查,有沒有發現這附近有大一些的莊子啊?”董書恆問道。

“報告總統,我們已經偵查過了,靠近海淀鎮的邊上有一個大的莊子,是醇郡王的,那周圍幾千畝田都屬於這個莊子。”王嘯道。

“就是那個被幹掉的醇郡王?”董書恆想起來了,之前的報復行動幹掉了一個郡王,也是道光的兒子。

“是的,總統,莊子裡有家丁護衛,流民一般不敢靠近。”王嘯道。

“好,就他了,派騎兵連過去把那個莊子拿下來,投降的人就不要殺了,找個院子關起來就好了。然後以那個莊子為中心建立流民營,房子不夠就用我們的帳篷。莊子裡的莊戶就不要為難了,徵用一部分房子就好,莊戶的財產要保護好。”董書恆吩咐道。

顯然,他是想要王嘯留下來負責流民的事情,自己帶兵繼續向京城周邊遊行。

“總統,這海淀鎮還有一個更大的園子。”王嘯賊兮兮地說道。

“什麼園子啊?”

“圓明園啊!那個園子可大了去了,上午我帶著騎兵連去外面兜了一下,一眼望去都看不到邊呢!”王嘯誇張地說道。

王嘯的話引起了董書恆的注意,他一直想看看真正的圓明園是什麼樣子,這次機會來了。

不過那裡可不能用來收容流民,否則就糟蹋好東西了。雖然那裡現在是滿清的宮殿,但是以後她就是華夏的文物單位、博物館。

現在有董書恆在,保住這個園子還是沒多大問題的。

董書恆點了點頭,如果這次清廷給自己搞拖延戰術,那麼自己一定要進圓明園去看看,正好也能夠給清廷施加一些壓力。

說幹就幹,董書恆派出了兩個連的騎兵去收攏流民,流民聽到有吃的,都拖著疲憊的身軀向著海淀鎮醇郡王的莊子匯聚而來。

另一邊,一個騎兵連也開到了莊子上,醇郡王被殺之後,由他的兒子繼承了王位,一個小孩如何管得了王府。

自從淮海軍來了之後,莊子上的人整天戰戰兢兢的,都在猜測淮海軍何時會來報復他們。他們都知道主家是如何死的,還不是豬油蒙了心,侵佔淮海公司的份子。

見到淮海軍的騎兵連凶神惡煞地向著莊子殺來,莊子上的管事早早地就腳底抹油,開溜了,家丁哪有那個膽子跟淮海軍對抗,也是跑的跑、降的降。

騎兵連迅速佔領了莊子,步兵的人也帶著營帳過來了,他們把原本莊子裡的人趕到一起居住,那些醇郡王家的鐵桿家奴自然要關押起來。莊戶們帶著自己家中不多的財物集中住到了一起。

一個團的步兵集中起來很快就把營地建好了,四周還用鐵絲網拉了一道簡易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