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章 進天津(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下子聽到了淮海軍到天津了,一下子又讓他的心提了上來。
“稟報陛下,淮海軍是乘坐南洋水師的戰船北上的,我們沒有在海上的監視力量,所以漏掉了,都是奴才的錯。”
“不過,陛下,淮海軍應該是在您下旨之前就出發了,他們應該是不知道聖旨。只要您派人去說明一下,我想他們會退回去的。”
赫敏這次難得也給咸豐提了一個建議,他覺得這個事情再解決不好,那麼他的這顆腦袋就真的保不住了。
“趕緊去召軍機大臣前來議事,赫敏,你好好下去反思一下,看看自己這個奴才還做不做得了。”
天津城中,淮海軍排著整齊的四列縱隊,正在有序地入城。
劉錦文的辦事效率很高,回到城內的之後,立刻把城內計程車紳富商巨賈都組織了起來。
大家本來都沒了主心骨,淮軍要是進城了,把他們全都給抄了都有可能。現在劉錦文竟然和淮海軍牽上了線,這讓大家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一般。
劉錦文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湊銀子,這些人記吃不記打,不讓他們出點血,便宜他們了。
於是很快劉錦文就湊齊了一百萬兩白銀,這個數目對於天津這麼多富商士紳來說真的不算太多。
銀子送上去了,劉錦文才告訴他們要成立管委會,由天津人管理天津的訊息。大家都以為這是劉錦文用銀子爭取到的。所以,很快這個管委會就被組織起來。
劉錦文的鋪兵也被拉了出來,配合著淮海軍進城的先頭部隊維持城內的治安。
管委會的安民告示也貼了出去,從今天開始他劉錦文就是這個天津城的話事人了。
接下來的入城儀式,就是讓天津百姓還有那些士紳富商看看淮海軍的軍容、軍威。
首先進城的是三個步兵團,步兵團的騎兵連騎著高頭大馬在前面帶路,後面的步兵扛著步槍,踏著整齊的步伐,跟在後面。
淮海軍計程車兵雄赳赳、氣昂昂,讓天津計程車紳百姓眼前一亮。大家從來沒有見過如此軍容整齊的軍隊。無論是朝廷的官兵還是長毛的匪兵,看起來都是跟叫花子一樣。
除了皇城的守衛,沒人願意花錢給士兵整一身帥氣的行頭,有這錢還不如去買火槍、火炮呢。
淮海軍的裝備也跟別人的不一樣,全部都是一樣的步槍,上面套著明晃晃的刺刀。
從前往後看去,如林一般。
最後進城的是炮兵,短管的50毫米榴彈炮,長管的75毫米加農炮,大炮都安裝在兩個輪子的炮車上,每門大炮都由兩匹馱馬拉著前進,炮兵則跟在炮車的兩側,排成兩列縱隊前進。
城內計程車紳商人看了之後,無不為之鎮服。再想想剛才李知府在城樓上那一番大放厥詞是多麼的可笑。
這樣的軍隊,這樣的裝備就是有十萬清軍或者十萬長毛也打不過。
淮海軍進城之後直接穿城而過,在天津城北紮營,並沒有留在天津城內。
天津計程車紳商人都頗為意外。百姓都是競相稱好,還真沒見過這樣的軍隊,真真切切地是秋毫無犯啊!
這支淮海軍對城內唯一的影響就是抓走了知府和縣令,另外就是穿城而過,讓打家大開了眼界。
那些用馱馬拉著的火炮,雖然看起來沒有朝廷的火炮大,但是那表面光滑的炮管一看就比朝廷那種表面坑坑窪窪,笨重無比的火炮好用。
商人們在幻想要是有這樣一隻軍隊保護天津城,既然讓自己的多交一倍的稅,那也願意啊。
隨著大軍透過,劉錦文才算是見識到了淮海軍的實力。
他的那三千鋪兵,也許人家有個幾百人就滅了。劉錦文看得比較仔細,那些士兵身上揹著的步槍,自己以前從未見過。那些輕巧的火炮也是見所未見。
這說明董書恆的有自己的武器來源渠道。想起董書恆提過要派人幫助自己訓練那三千鋪兵。
劉錦文在心中盤算著怎麼著也要找董書恆買一批裝備。要是能夠按照淮海軍這樣把自己那三千人武裝起來,那麼即使沒有淮海軍照著他,他也不怕朝廷來找自己秋後算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