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八章 刺殺(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些在工廠或者農場工作人們,年終的時候會得到一筆獎金。他們的生活旱澇保收,手中有點錢自然也願意拿出來花。
因此,揚州以及周邊的小城市,市面上異常地繁華。大家的消費多了,那些手工業者以及小商戶也跟著受益。
路上的行人非常的多,這給淮海軍各地關卡的盤查帶來了一定的麻煩。
五輛四輪馬車行駛在通往高郵的道路上。
每一輛馬車看起來都一樣。這是總統府內衛的特別安排,艾能奇的安排很細緻,為了董書恆的安全他也是絞盡了腦汁。
雖然他平時不怎麼說話,但是他並不笨。
董書恆總是要到處跑,他就在交通工具上下功夫。當年秦始皇出行的時候都是要幾輛相同的馬車同行,讓刺殺的人分不清是哪一輛。
因此他就給董書恆安排了五輛相同的馬車。
警衛連分成前中後三個部分,連長李嚴帶隊走在最前面探路,潘起亮帶人跟在後面。中間還有一隊警衛拱衛在兩次,警衛連都是騎馬前進。
內衛則一般坐在車上跟在董書恆的身邊。
這時在車隊前方的一個橋洞內,兩個人正在交頭接耳。
“長順,輪到你為皇爺獻身的時候了,你放心,總管答應給你家的一個世襲百總的位置不會少的,弟兄們都會幫你盯著。”
“你先走一步,說不定哪天還有任務,兄弟們也要下來陪你了。”
這是一個頭目正在跟他的手下做最後的道別。
他們都是粘杆處的死士,從入行開始,他們隨時都要做好準備為皇家去死。
這件事情他們策劃了很久,先是利用過年人流多的情況,混進了揚州。
然後他們就開始了研究董書恆的出行規律,選擇這個地方埋伏是透過對以往董書恆出行的資料進行分析得來的。
這座橋下已經被這些人安置了大量的黑火藥,這個時代可還沒有遙控裝置。必須有一個人留在橋下引爆炸藥。
如果使用引信的話,不確定性因素太多,會增加失敗的機率。
所以就有了這一幕。
“我走了,馬車還有兩公里就到了,前面過橋的是騎馬的警衛,等警衛過去後,第一輛車子過橋的時候,你就炸橋。引信很短,一點就炸,兄弟走好,保準一點痛苦沒有,你的妻子兒女,兄弟們會照應好的!”
說完這個小頭目就沿著河道向遠處跑去。
這條河大概有七八米寬,河裡面的水不多,露出了大量的河床,橋面離河床的距離相應的也增加到了四五米的距離。
炸藥是被木板頂在橋面下方,木板下有一根棍子支撐著。
這是一座新橋,使用石頭和水泥建成,非常的結實,橋面很寬,可以並行三輛馬車,保證了會車的時候不會出現危險。
不過這也讓那個刺客在橋底下更加的隱蔽。
董書恆的護衛雖然很嚴,但是他們只考慮到一些常規的刺殺。包括董書恆都沒有考慮到清廷的密探會使用爆炸這種新穎的刺殺手法,而且還是“自殺式”爆炸!
前面開路的警衛,會注意周圍的情況,掃過每一個看到的活人。但是沒人察覺到危險就在他們的腳下。
“噠噠噠……”這是騎兵警衛經過的聲音。
終於長順聽到了馬車壓過地面的“吱呀”聲。長順睜開眼睛,透過橋洞看向遠方。他想最後再看一眼,他不想死。可是想到處裡的嚴酷刑罰想到自己得一對小兒女,長順還是打著了自己手中的打火機——一個上面印著“淮”字的銀殼打火機。
另外一邊吉爾杭阿也秘密到達了琦善的住處,令他沒想到的是,自己一行人竟然遭到了攻擊。
還好赫敏在他身邊安插了許多好手。要是光憑著自己身邊的護衛,怕是要被琦善身邊的這些人留住。
情報部在琦善身邊留的人不多,他們主要是負責監視琦善。因為琦善就住在揚州北邊,所以並不需要多少的防衛力量。
本來他們都已經將吉爾杭阿圍住,可是沒想到吉爾杭阿身邊隱藏著粘杆處的高手,結果幾個情報員被殺得措手不及。
最後,幾個情報員大部分被殺,只有小鳳仙因為守在琦善身邊沒有慘遭殺手。
吉爾杭阿見到琦善的時候,琦善已經口不能言。他沒想到琦善竟然已經成了這個樣子。
他讓人把琦善的訊息送回京城,然後拿走了琦善的總督大印,隨即向江北大營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