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從廟街逃出來的唯一倖存者。他一路往北跋涉,那裡有沙俄的一個據點。只要趕到那裡就能夠把廟街被佔領的訊息傳遞出去。

……

雅庫茨克城建立於1632年,又稱為“冰城”,是沙俄在東西伯利亞的重要據點。

此時在雅庫茨克的城堡內,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正在壁爐前書寫一份報告。

報告的大致內容是:介於清政府正在鎮壓國內叛亂,我方可以組織士兵、移民乘坐武裝運輸船,從石勒喀河入阿穆爾河,打通航道,並嘗試向阿穆爾河流域滲透,直至到達尼古拉耶夫斯克城。

他此時還不知道廟街發生的事情。

穆拉維約夫反覆地看了幾遍自己寫給沙皇的報告,覺得非常滿意。

他感覺沙皇陛下一定會被自己的計劃打動。相比於東西伯利亞的苦寒,清國的黑龍江流域顯然更加適合俄國人生活。

……

董書恆在高郵兜了一圈,確定好了隨同阿達爾伯特親王前往歐洲的人員名單。

並且在第三天,親自到上海為他們送行。

這次淮海軍派遣了兩艘風帆輪船跟隨親王的船隊一起出發。這將是中國人自己的船隻首次踏上歐洲。

船上有徐壽帶領造船廠技術工人,他們將與普魯士人一起完成四艘裝甲艦的製造。徐壽除了協助完成船舶的設計工作以外,還會作為訪問學者,在歐洲走訪。

當然作為鐵甲艦設計以及蒸汽輪機技術的交換,普魯士將會向淮海軍授權一批冶煉、機床、鐵路鋪設以及鐵路機車建造的技術。

另外,船上還有淮海書院的50名教師,他們都是書院各個學科的帶頭人,他們將在歐洲一些大學進行為期半年的訪問學習。

還有200多名留學生,作為第二批赴歐洲留學人員,其中有100多人是軍隊中選拔的留學生,他們將到歐洲軍校學習,其中以海軍軍官居多。

看著船隊遠行,董書恆的眼中充滿了期許。

“書恆,有機會我也想去國外走走。不是覺得他們那兒好,就是覺得人這一輩子應該多出去看看。”一旁的魏玉珍說道。

這次魏玉珍也跟著他一起到上海,可謂攜美同遊。

魏玉珍一直跟著老魏呆在揚州,都沒怎麼出過遠門,這次能夠跟董書恆一起出來,讓她非常開心。

當然,她這次出來也是公差,她準備在上海創辦一家商務印書館,與淮海書局不同,這家印書館更偏向商務化。

“玉珍,你等著,有生之年,我一定帶你環遊世界,不僅如此,你還會成為各國王宮的座上賓。”

“那時候我們華夏人可以在世界各地自由行走,而且不必擔心自己受到不公正的對待。而不是現在這樣,被人家當做勞工賣到世界各地。”董書恆看著身邊的魏玉珍說道,眼神深邃。

“我想我們很快就會到那一天的。到時候我一定要去巴黎的凡爾賽宮還有倫敦的白金漢宮去看看。”

“沒問題,我們就是一起在裡面住一個晚上都沒問題。”

“嗯?哼,誰跟你一起睡,你又佔我便宜!”魏玉珍瞪了他一眼,這傢伙剛剛還是一本正經的憂國憂民,一轉眼就變的不著調了。

“印書館的地址我已經讓袁縣令幫你選好了,你就不用再操心了,館房會有人幫你建好的,到時候你只要帶人拎包入駐就好了。今天我先帶你去遊豫園轉轉。”

豫園之前實際上是楊坊的家,可是因為董書恆每次都住這邊,楊坊只好把豫園弄得跟國賓館一般,自己一家則另外尋了個宅院當做家宅。

董書恆覺得也不能浪費,乾脆跟楊坊合作,就把豫園改造成一個專門接待貴賓的賓館。

人老成精的楊坊當然不會讓董書恆出錢。不過董書恆也是出了不少力,至少搬了一些後世五星級賓館的服務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