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一章 隱忍的咸豐(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張國樑又確實死在太平軍羅大綱的手中。這樣,這個官司就沒法打了。
端華只能吃下這個啞巴虧。不過沒多久一個自稱淮海商行管事的人找上了端華的門。
……
對方遞上一份合作協議。合作內容竟然是開發灤州的煤礦。灤州(今天的唐山)這個地方靠海,位於遼西走廊,交通便利,不過跟關外的大部分地方一樣,這些年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要說那裡確實有些煤礦,端華家族在那裡也有些產業。但是開礦這種事情,京中的大佬很少去做,這是個苦生意,投入大,來錢慢,現在可不是後世,對煤礦的需求沒那麼大。
不過淮海商行給出的條件很很好,端華只要搞定直隸總督府還有灤州官府,取得采礦權。並能夠保證地方官府不插手煤礦的事情就可以。每年煤礦將給端華分50萬元的分紅。
也就是說端華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夠每年白拿50萬銀元。直隸開灤這一塊,端華自信還是能說上話的,只是拿幾個煤礦而已,不算什麼大事。
裝置、人員、管理全部由淮海公司來做。新成立的公司叫開灤礦業公司。包括一座運煤港口和幾個礦區。
端華自然是同意下來了,與淮海軍之間的過節一筆勾銷。拿到這份協議,實際上他這次的目的也達到了。
……
幾個軍機大臣都落座了,鬼子六坐在末尾,他身材矮小,不顯山不露水的。
“眾位愛卿,最近有兩件大事,一個是髮匪流竄到天津作亂,要儘快剿滅,不然京城人心不穩。另外一件事情是江南大營被破,向榮身死,接下來由誰來接替江南大營的位置?”咸豐帝問道。
“陛下,江北大營這一年以來,屢戰屢勝,這次江南大營戰敗,髮匪派兵偷襲常州,也是被江北大營的淮海軍擊退。這之後淮海軍更是進駐了溧水,逼近了鎮江,堵住了髮匪東邊和南邊的的通路。因此臣覺得不必再專門設立江南大營。省下來的軍餉可以投入直隸附近的軍隊,加強京畿附近的防守。”彭蘊章說道。
彭蘊章的這段話的確是老成持國之言。現在朝廷軍費開支最大的就是江北大營和江南大營。
現在既然江北大營夠用了,我還要養著兩個大營幹什麼呢?
另外一味地在南方建設軍隊,勢必會造成枝強幹弱。
這次太平軍打到了天津,清廷好不容易才集結了五千人馬交給勝寶、僧格林沁。可見京畿的空虛。
“彭愛卿,所言甚是。那就不再建立江南大營了,著吏部對向榮等戰死將士進行追封褒獎。下旨給琦善,江北大營改為兩江繳匪行營,讓他抓緊時間收復江寧,勿要拖延。”
董書恆的慢慢做大,咸豐帝覺得是琦善縱容的結果。因此他這次對琦善也產生了怨懟之心。
下這個旨意就是要讓琦善把心思多放在繳匪和控制手下身上,不要老想著侵佔權力。
根據密報,淮海軍基本上控制了江蘇的軍政。湖南的湘軍也是控制了湖南地方上的權力。他們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軍閥,尾大不掉。讓咸豐帝心裡很不舒服。
這些漢人武裝談不上什麼忠心,清朝自始至終都沒有真正信任過漢臣。
但是咸豐帝現在又不能動這些人,不然就是取死之道。
包括在坐的各位軍機大臣也都知道這些,但是沒有一個人提出來,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其中的道道。
現在既然不能動他們,那麼就更不能將朝廷掌握的資源再輸送過去了。
“另外,告訴兵部,明年撥給江北大營的軍餉也暫時留下來。從陝西、山西、蒙古選拔一批敢戰之士交給僧格林沁訓練。駐守在天津。”
“嘶……”底下的諸位軍機大臣都是倒吸了一口冷氣。皇帝這是要另起爐灶編練新軍啊。難道不怕江北大營的驕兵悍將鬧起來嗎?
“兩江繳匪行營的軍餉由兩江總督府自籌。”咸豐又補充道。
這樣還差不多。咸豐帝覺得既然你已經實際把持這地方的權力了,那就不要再跟我要錢了。反正兩江行營跟太平軍犬牙交錯,不管如何都得繳匪。
那麼我就給你名分,只要你不跟我要錢就好。至於這些權力以後怎麼收回來,等滅了太平軍以後再說。
“邵愛卿,你有運河上的經驗,現在江北大營把運河打通了,朕準備調你做漕運總督。朕要你儘快恢復漕運,把江浙的物資運到北京來。”
淮海軍這次挺進鎮江,一舉打通了京杭大運河。讓咸豐帝看到了機會,這兩年朝廷的財政緊張,跟漕運的中斷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恢復漕運,不僅能夠緩解京城的財政問題,還能夠在兩江插入一根釘子。
邵燦下去做漕運總督,從級別上來說,比琦善還高。咸豐這是想分琦善的權力了。
、杜翰(十二月入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