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黑衣軍首秀(第2/2頁)
章節報錯
此時,吳建彰也在觀看的人群中,他對這群黑衣兵的戰力也甚為認同。至少比清軍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作為一個兵備道,他的手下也有一些綠營兵,海關甚至還掌握著十幾艘巡船。但是自己的這些兵也就能嚇唬一下商旅,抵擋一些土匪、大盜。如果是太平軍打來肯定擋不住。
因此他打定主意一定要僱傭一批黑衣軍,幫助自己守住上海海關安全。
演武過後他就找到了華爾。吳建彰覺得華爾非常具有軍人的氣質,不覺間對長江安保又更加信任了幾分。
在楊坊的引薦下,吳建彰同華爾見了面。華爾自然不會拒絕這送上門的訂單。於是兩人很愉快地商量好了以每年20萬兩白銀的價格僱傭一千名長江安保計程車兵,用於保衛上海的海關,當然士兵的伙食還有彈藥消耗費用要另算。
要是吳建彰知道自己將1000名淮海軍計程車兵放進了自己的禁臠海關內部,不知道會不會氣得吐血。
這次長江安保的廣告打的很好,在楊坊的運作下,接了大量的訂單,很多大戶都準備僱傭一個排或者一個班的黑衣兵去給他們守護家業。
這段時間情報部一直在上海縣清除那些沒有轉移的小刀會成員。很多當初的幫會首領神秘失蹤,他們的地盤和手下都被坦克吸納了。但是百密一疏,還是有一些漏網之魚。
這些漏網的勢力在9月1日發動了起義,規模比歷史上小得多。起義軍的規模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都是一些地痞氓流,這些人準備佔領上海縣城,不過被新成立的上海守備團,很容易就打退了。
撤退以後,這些人又想去搶劫城外的海關。不過吳建彰讓黑衣軍主動出擊。
1000名黑衣軍在指揮官的指揮下,傾巢而出,在關外以整齊佇列向起義軍押去。由於對方人數不是太多,黑衣軍一直推進到了100米才開槍。頓時這些參加起義的混混成排成排地倒在衝鋒的路上。
基本上一個接觸,這些以當地地痞流氓組成的起義軍就被殲滅了。這讓吳鍵彰心中大呼這錢花得值。回去之後黑衣軍的伙食、住宿條件,又上升了一個檔次。
……
這次董書恆回到揚州都沒有遇到魏玉珍,據說她在淮海書院開設了一門新聞課。雖然她是一個女教師,在這個時代很難被接受,但是淮海書院的學子本就沒有幾個是傳統的讀書人,他們的思想。
董書恆估計很多學子是看到了院長女兒的身份,再加上魏玉珍那不同於現在清朝女性的清新脫俗的氣質。反正選修這門課的人非常的多。
還好董書恆是一個現代人,不然非得打飛滴趕回高郵,打跑這群單身狗不可。
剛到上海,李存訓就給他送來了一份八版的對開報。頭版抬頭上赫然寫著“長江商報”四個大字,這四個大字磅礴大氣,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頭版用大篇幅介紹了揚州城東的運河大市場。撰寫文章的人功底不錯,介紹得非常有條理。先是描寫了這個市場的規模、建築情況,然後是裡面的各個功能區,再後面寫了這市場的區位優勢,最後對這個市場的未來進行了展望。文尾還附了一張大市場的效果圖,這圖畫得非常寫實。
整片文章讓人讀了之後產生一種衝動,就想盡快地去這裡買一個商鋪。董書恆非常想給這個文章加個標題:“背靠揚州,運河之畔,稀缺地段,黃金旺鋪,即買即賺!”
董書恆嚴重懷疑這個編輯是不是後世的房產中介穿越而來。這篇文章寫的非常有鼓動性,有炒作房地產的潛質。
第二版是商業資訊,其中一篇文章提到,由於太平軍佔領安徽南部。茶葉的價格可能會有所上漲。
另外由於江西也在打仗,陶瓷的價格也有波動的風險。
……
董書恆甚至在後面看到了一篇文章,使用了大半個版面,刊登了一篇書評,這份介紹亞當斯密《國富論》的書評,寫的但是深入淺出。不過作者用的是筆名,回頭要找魏玉珍問問看,這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誰?
當然除了這些正式的內容,報紙裡面還有很多小篇幅是插入的廣告。像雲梅的廣告就在插在頭版,上面畫著雲梅的商標,下面寫著“雲梅繡品,每一件都是珍藏品。”下面還介紹了雲梅繡品受到了英國女王的讚許等等內容。
這只是一份樣報,是提前送來給董書恆過目的。明天這份報紙就會正式發行,它將被送到長三角,浙閩,兩廣等地區重要的商業城市。
報紙將利用淮海書局原來的分銷網路,倒是省下了前期推廣的費用。不過董書恆看了之後,覺得這份報紙的熱賣應當沒問題。況且報紙本身基本上就是成本價銷售,價格很便宜,因為這份報紙的盈利主要來自廣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