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來到這裡已經快要十年時間了。回首過往,董書恆感覺時間就像是在一瞬間偷偷熘走了。

有時候人就怕往回看,回頭看最容易讓人產生時間如同白駒過隙的感慨。

尤其董書恆這樣掌握絕對權力的人最容易在時間中迷失自己。

都說絕對的權力會產生絕對的腐敗。

這句話實際上是有問題的。

在掌握絕對權力的早期,權力人忙於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根本就沒有時間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但是時間久了,他們會發現時間對他與普通人一樣,都是公平的。

那時候的他才會想到要自己好好犒勞自己。要不然來不及享受,時間就沒了。

董書恆現在有時候也會這樣想,但是他知道這樣問題會必然發生在每一個人的身上。

所以他壓抑著自己。他自己減少自己手中的權力,還給自己套上一個個緊箍咒。

當初他選左季高做內閣總理。就是因為這個人的骨子裡有一股傲氣。

而且左季高在治國方面有自己的主見。

與曾憲風不同,左季高入主內閣之後,一直在擴大內閣的權力。

董書恆這幾年也一直在放權。以至於民政和人事方面的事情,董書恆已經基本上不在直接插手。

左季高還加強了內閣的權力。

將一些行政機構由原來的橫向管理,變成縱向管理。

比如治安署原本就是地方府縣自己管理,現在變成縱向管理之後。

下級治安機構只聽從上級治安機構的管理,最後由內閣內政部來統一管轄。

除此之外,稅務、土地、水利等部門也都變成了縱向的管理。

這就大大削弱了地方政府的職權,而內閣各個部委的權力在不斷加強。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現在內閣各個部門的人數翻了好幾倍。

很多部門不得不搬出去建造自己的辦公大樓。

每年各個部們派到地方上巡查的人也是絡繹不絕。

另外,左季高還分外注意對商人集團的限制。

對他們購置產業、僱傭長工等方面都做了很多限制。

甚至於現在,他已經在著手製定遺產稅,控制商人的資產過於膨脹。

對此,很多商人都是頗有微詞。

董書恆知道這些改革會產生弊端,但這卻是一種積極的嘗試。

所以,董書恆沒有出面阻止這些改革。不僅僅如此,他還在暗中支援一些改革事項。

董書恆自己缺乏改革的決心,他是個念舊的人,受到舊情的牽絆。要是讓他出手去改革,他有些下不了手。

“總統,要是今後真的像您說的那樣,乘坐飛艇可以誇大洋飛行,那麼我們控制更多的土地,是不是也就沒有問題了。”左季高沒有接董書恆的話茬,反而藉著這個事情反問道。

在他看來,董書恆似乎是在自己人為地削弱復興軍本土的力量。

這個跟左季高的理念並不相符。

“老左,有的時候距離並不在地理上。”董書恆打斷了左季高的話,他並不想在會上跟左季高討論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