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復興十年十月份有一場重要的慶祝活動,所以董書恆將他環大華夏圈的計劃提前到了復興軍九年的年中。

他的行程沒有遠近親疏,就是按著太平洋順時針走。

這次出行,董書恆選擇乘坐軍艦。

這是復興軍建造的第一艘高速裝甲巡洋艦,設計的靈感是董書恆對後世戰列巡洋艦的記憶。

高速加重點防護加上大口徑的艦炮。

這艘軍艦目前來說基本上是無敵的存在。

第一艦隊的主力艦大部分抽調出來跟著全程護駕。

一個整編陸戰旅隨著船隊行動,另外還有總統府的內衛。

同行的還有一個文官團隊。

他們大都是董書恆挑選出來的共主府班底。

姜玉欽已經不在董書恆身邊工作,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叫張孝達的二十幾歲年輕人。

此人並非出自淮海書院而是嶽麓書院的畢業生。

但是進入行政系統之後表現非常出色。

後來調到侍從室工作,之前曾擔任了一段時間姜玉欽的副手。

後來姜玉欽轉到地方工作,他就接替了姜玉欽的位置。

另外這次出行的總負責人是李少荃。

他從次大陸回來之後也進入內閣中書工作。

但是現在卻是董書恆內定的共主府官員。

另齊彬也將進入共主府,但是並非是做官員,而是擔任董書恆的家老之一,管理董書恆的家族事務。

在半島和扶桑,董書恆身著精心裁剪的華麗漢服。

其中吸取了一些古代皇袍的因素。

那些半島和扶桑的百姓就像朝拜神靈一般跪拜他。

就是那些國王、大名見了董書恆都要行大禮。

這些禮節都李少荃帶人制定出來的,已經提前一部跟當地的人做了交代。

接下來,艦隊到了加華。

加華的地位比較特殊,這裡將是共主的直轄領地。

當初董書恆就已經提前做了佈局。

董書恆的共主府就建在金城。

這裡將改名為炎黃城。

現在這裡由劉明遠在主持工作,他是董書恆的大家老。

而大量被董書恆選派到共主府的人今後也將遷移到這裡工作、生活。

董書恆最終還是沒有完全將自己共主府放在本土。

這樣本土就能夠走上一條自己的發展道路。

按道理,藩屬國只要不發生戰爭,那麼他董書恆是沒有權力去管藩國的內政事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