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一七章 科曼奇人的改變(第2/5頁)
章節報錯
可以說是任人宰割也不為過。
夸克學習的文化其實還是白人的文化。
在白人看來,審時度勢才是一個群體發展下去的必要條件。
在自己的勢力強大的時候,就欺負那些比自己小的勢力。
以此來讓自己的實力變得更加的強大。
在自己實力弱小的時候就尋求合作的夥伴,聯合起來去抵擋那些大的威脅。
夸克選擇了與華人合作。
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
依靠新鄭州城,科曼奇人的實力逐漸變強。
夸克開始整合草原上的殷地安部落。
阿帕奇、蘇族、馬族……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部落,現在都已經消失。
不過科曼奇不像以前一樣將戰俘殺死。
而是殺掉對方的首領,然後將普通的部落民眾收容起來。
男人們全部成為戰士,同科曼奇人一樣參加訓練、戰鬥。
女人和孩子則放在牧場放牧,加工皮毛。
一張上好的野牛皮可以換一大袋糧食了。
五張野牛皮可以換一把步槍或者是兩百發子彈。
在夸克的治理下,科曼奇部落就像是一個大公司。
一部人分打仗、狩獵,一部分人進行加工生產活動。
廣闊的中部大草原,隨處可見的野牛群,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啟動資金。
在這樣的交易過程中,新鄭州城也賺的盆滿缽滿。
科曼奇人補充了新鄭州城人力不足的問題。
收取殷地安人的東西,新鄭州城轉手一賣就是大筆的收入。
中間商只要打通商品交易的上下游。
在交易活動中付出的勞動最少,但是賺取的利潤卻一點都不低。
新鄭州城的定位就是貿易之城,中間商就是他們的生財之道。
從新鄭州城這裡,夸克能夠換取糧食和槍支。
糧食讓他能夠養活更多的部落民眾,不會因為找不到野牛群而讓部族民眾承受饑荒。
原本他們捕捉到野牛,就要儘快吃掉,因為野牛的肉很容易腐敗變質。
但是換成糧食之後,就能夠儲存很長時間。
他甚至還從新鄭州城購買種子,派人到這裡學習種植。
然後在草原上尋找有水源的地方,開墾荒地,自己種植糧食。
趙四喜並不擔心教會這些殷地安技術之後自己就沒有錢賺了。
相反,他希望這些殷地安人的生活越是富足越好。
那樣的話,殷地安人就能夠從新鄭州城換取更多的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