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如此,他甚至推論出,假如與復興軍在東非地區開戰,復興軍至少能夠維持二十萬以上的兵力在這裡長期作戰。

甚至於都不會影響到他們自己的經濟,因為復興軍有一套自己的貿易體系。

能夠將整個大華夏圈的資源整合到一起來支援這場戰爭。

只要他們能夠保住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制海權。就能保護好自己的貿易。

不需要跟歐羅巴交易,復興軍就可以透過內部交易保障自己的需求。

就像是一臺機器一樣,只要有穩定的燃料注入,保持各個部件的健康,那麼它就能夠一直穩定地運轉下去。

而大嚶帝國現在面對的問題就是因為貿易被阻斷,然後外部輸入不足。

雖然大嚶在非洲和歐羅巴還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是非洲只能提供原材料,沒有什麼像樣的市場。

因為這裡的部族基本上沒有什麼消費能力。

而歐羅巴則基本上都是工業國,他們之間本就是競爭的關係。

對本國內部市場都保護得很嚴實。

就像現在的德意志聯邦。鐵血先生不僅僅外交手段了得。

他在經濟上也很有一手。

在他的整合下,北德意志聯邦被分成了一個個功能區,然後鐵路將這些功能區給聯絡在一起。

原本相對獨立的北方各邦國,現在聯絡得更加地緊密了。

而透過這樣的大分工之後,德意志的經濟也變得更加有活力。

同時,透過一系列的關稅協議,北德意志聯邦還將南方的一些中歐的邦國納入到自己的經濟體系之中。

不過此時歐羅巴的勢力基本上已經劃分完畢。

鐵血先生知道,除非再有一場大戰,否則德意志的疆域就這麼多了。

史密斯躲在亞力山大港,也是為了躲開那位憤怒的阿里蘇丹。

直到此時這位蘇丹陛下才發現自己被史密斯擺了一道。

奧斯曼帝國根本就沒有和復興軍達成任何的協議。

進攻的只有復興軍。

原本復興軍只准備佔領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現在好了,整個索引臘山以南地區都被複興軍佔領了。

復興軍只要在這裡修建一座要塞,今後埃及的軍隊就再也無法南下。

而且經過內遷,紅海沿岸地區的經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

最後阿里蘇丹王不僅僅丟了一個保護國,還丟了一塊自己管轄下的戰略要地。

甚至還要賠償一筆戰爭賠款。

初戰失利,讓阿里蘇丹看到了復興軍的真實實力。

他們國內雖然還有兵力,但是已經沒有必要再跟復興軍消耗下去。

那樣的話,他們就沒有能力去抵抗奧斯曼帝國了。

要是奧斯曼人殺進來,他這個僭越的蘇丹肯定是撈不著好果子吃。

而且復興軍也沒有北上的野心,至少他們是那麼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