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二六章 加不列山之戰(感謝滑稽大萌的萬賞)(第2/4頁)
章節報錯
境況必然是悽慘無比。
而阿里王朝的大軍也終於浩浩蕩蕩地沿著尼羅河向南殺去。
阿里王朝一共派出了七萬大軍。
而復興軍在南邊的拉赫阿依圖蘇丹地區只有六個師將近五萬人。
雖然在數字上來看,復興軍處在劣勢。
但是考慮到復興軍的強大實力和武器裝備。
這些阿里王朝的大軍顯然不是對手。
原本他們還想透過自己出兵的訊息將那些復興軍給引到北邊的努比亞沙漠作戰。
但是這些復興軍非常的保守,根本就不主動出擊。
雙方的軍隊最終在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北部的加不利山以東區域相遇。
之所以在這裡相遇,是因為這裡原本就是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北部邊境。
再往北就是阿里王朝的直轄領地。
很顯然,復興軍現在已經將這裡當成是自己的領地了。
現在大明國已經開始遷徙這裡的百姓。
因為之前貝都因人的入侵,整個大明國的北部幾乎為之一空,大量的城鎮被屠殺一空。
所以這些拉赫阿依圖蘇丹國原本的平民遷移之後,大部分還都能夠得到土地。
而他們原本生活的地方則已經基本上被清空。
等到復興軍組織的移民到這裡的時候,這裡將會成為比較純粹的華人生活區。
董書恆早就聽說黑人的基因比較強大,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與黑人結合後代都會被染黑。
就像是鍾思明和鍾崇祥他們就是這個樣子。
所以董書恆提出要向非洲地區遺民就必須劃分出一塊純粹的華人生活區。
讓這個區域內華人的生活相對的獨立。
現在這塊拉赫阿依圖蘇丹國的土地就非常合適。
剛好本地的人口用來填補塔朱拉地區的空白。
這裡的沿海丘陵地帶,是紅海沿岸少有的降雨量豐富地區,適合農業生產,沿海地區還可以發展漁業,交給華人移民開發的話,很快就能夠發展起來。
12月8日,埃及阿里王朝的軍隊終於透過了阿斯馬拉,然後沿著索引臘山東側的沿海道路來到了加不列山東北方向10公里外。
而此時復興軍在東非的六個師除了一個師留守塔朱拉地區之外,其他的五個師將近四萬人已經全部完成了佈防。
這一戰對復興軍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挑戰,雖然這幾個師除了12師是甲級師意外,其他的都是新編的乙級師。
但是對面的七萬阿里王朝軍隊更是連復興軍的民兵都不如。
他們最大的自信來自於軍隊中配備的一百多門嚶軍退伍大炮。
距離海邊不到幾十公里的大路上,阿里蘇丹王的軍隊蹣跚而行,主力部隊都是跨越了上千公里才行進到這裡。
而那些蘇丹王在南部徵募的輔兵們光著上身,黝黑的面板暴露在外面,正在艱難的推著大炮前進。
這些嚶軍退役的大炮,每一門都要四匹戰馬拖拽,但是因為這裡的土路的狀況非常糟糕。
每門炮要要配上十名輔兵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