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同在臺上與妻子小聲地說著情話,臺下的殷地安人的心中也是無比的自豪。

他們這些人都是在白人的壓榨中成長起來的。

他們從小就被強迫學習西班牙語,被強迫信教。

白人似乎希望將他們變得跟白人一樣,但是那些白人要麼將他們趕到氣候惡劣的保留地。

要麼就讓他們在白人的莊園和礦場中像是奴隸一樣做工。

那些想要保留自己生活習慣的部族被不斷地驅趕到更加貧瘠的地方。

他們因為缺少生活資料而逐漸走向滅絕,在白人統治的過去幾百年間,殷地安人的人口數量在不斷的減少。

而且那些白人還佔有殷地女子,當地出現了大量的混血人。

殷地安男人則連妻子都娶不到。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種族滅絕。

若干年之後,這裡將再也沒有純正的殷地安人。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殷地安人有了自己的王,再也不用受到欺壓。

他們可以在高原上自家的牧場放牧,可以在雨林中自家耕種。

每年到了羊駝換毛的季節,用梳子將羊駝身上的絨毛梳下來,就能夠換到銀幣或者鈔票。

然後他們可以用這些錢在附近鎮子上購買到所有生活必需品,這些東西他們以前想都不敢想。

妻子和孩子們可以穿上新衣服。

男人甚至還會給妻子買上精美的頭飾,纏在妻子又黑又粗的辮子上。

孩子們可以揹著書包到學校去讀書。

這些錢還能夠為他們換來過冬的糧食,放牧的牧民就不需要分出精力來兼顧種地。

殷地安人還可以重新信仰自己祖先的信仰,參加各種祭祀活動。

當然了,像這次這樣由女王親自參加的祭祀活動是非常難得的。

湖邊的殷地安人這次是攤上了好運氣。

……

第二站董書同和珠穆來到了拉巴斯。

這座城市分封給了拉巴斯公爵。也就是原本的珀利維亞的總統利納雷斯。

這位總統一開始的時候還試圖攻擊過東華,結果失敗之後很果斷地就認慫了。

此後就完全倒向了東華帝國。他本就是軍閥出身,這也是很典型的軍閥做派。

靠著東華的支援他才沒有被趕下臺,但是也因為他的失敗,珀利維亞地方上的那些軍閥漸漸不聽指揮了。

等到第二次戰爭爆發的時候,珀利維亞已經成了任人拿捏的軟柿子了。

就連布拉圭那樣的小國都敢於入侵珀利維亞。

等到戰爭結束,布拉圭和廷根聯邦紛紛投降。

珀利維亞的一眾軍閥一見,自己都被東華給包圍了。

除了投靠東華之外,他們唯一的出路可能就是滅亡了。

都是盤踞在這裡幾百年的大家族,誰都不想讓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家族滅亡。

正好東華帝國建立,東華推出了一種對白人來說更加寬鬆的制度。

像是廷根聯邦和布拉圭,還沒有完全戰敗,只是宣示對女王的效忠,當地還是自治的狀態。

珀利維亞也想進行自治。但是他們自己內部已經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