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這次歐羅巴諸國對非洲開發就沒有帶上沙俄人一起。

對此,沙俄的心中難道還沒有怨恨嗎?

其實董書恆倒是巴不得沙俄現在對復興軍動武。

那麼他一定會給沙俄一個慘痛的教訓。

因為現在歐羅巴其他國家都沒有準備好。

要是開戰了,大機率就是沙俄單獨跟復興軍幹。

那樣的話,董書恆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將沙俄給趕出亞洲地區。

接下來的五年是復興軍的平穩發展期。

他要用接下來的五年時間將內部的一些遺留問題給解決掉。

首當其衝地就是政治架構問題。

如何將他的位置給平穩地傳遞下去。

這是一個問題,而且是最難解決的問題。

現在已經是復興七年。

到復興十二年的藩屬國大會再次召開的時候,他就必須要做好交接的所有工作。

至於他所說的,讓各個國家回去之後做全民投票。

他知道那都只是走一個過場。

以他現在的威望,那些國家回去之後肯定會將這件事情以最快的速度辦好。

反倒是本土投票工作的開展會比較緩慢。

因為復興軍的本土實在是太大。

而且從來沒有開展過這樣的工作。

董書恆正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為五年後的權力變更做一個預演。

董書恆在藩屬國大會期間,還接見了次大陸上的幾個國家。

緬甸王國與聖國都是大華夏圈的核心國家。

石達開雖然有野心,但是他也是一個聰明人,現實早就已經讓他認清了形勢。

聖國沒有辦法將自己獨立於大華夏圈之外。

藩屬國大會他沒有像加羅亞一樣自己屁顛屁顛地跑過去。

而是派了宰相劉文清作為代表去參加的。

他早就知道推舉共主的事情。

想到以後,自己的後代登基還要董書恆的後代來冊封。

他的心中就有一些不悅。

但是不接受也不行啊,次大陸諸國都是唯復興軍馬首是瞻。

他要是不加入進去,那就等著被孤立吧。

董書恆接見了次大陸各國的代表。

主要是給接下來李少荃組織的談判,打一個前站。

在夏宮的接待室中,董書恆站在一張次大陸的放大地圖前。

這張地圖上面將山川地形都標記的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