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嚴的這個計劃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贊同。

這個計劃的可行性非常的高。

殷地安人因為要從新鄭州城購買裝備,作為交換,他們的情報是要向加華軍方公開的。

為了確保不出現意外,加華軍方還派遣了一個規模不大的軍官團進入科曼奇人的軍隊中。

明面上是指導對方新式武器的使用,同時也是為了監視科曼奇人的行動。

因為王嚴的這個大計劃需要科曼奇的進攻作為導火索。

聯邦軍見到殷地安人進攻,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圍剿。

一方面,殷地安人對白人的報復必然手段激烈,另一方面,這些白人也不可能容忍一直被他們欺負的殷地安人壓到他們的頭上來。

那樣對他們來說將是奇恥大辱。

而北方軍只要對印第安人出兵,就會打破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兵力平衡。

此時就是華爾出兵的最佳時機了。

最後由幾人組成的最高決策層最終決定,暫時不與米利堅聯邦決裂。

但是對聯邦政府遞交的警告也無須理睬。

繼續保持“扶南打北”的策略。

與此同時,幾人還決定繼續在加華增兵,將常備兵力增加到三十萬人。

增強民兵的訓練頻率和強度。

應華爾的請求,為堪薩斯軍團再次補充五萬兵力。

讓堪薩斯軍團的總兵力達到十萬人。

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北方的總兵力已經逼近百萬,南方的總兵力有八十多萬。

雙方之間的兵力分佈在東部的奔牛河戰場,中部的肯塔基—田納西防戰場,以及西部密蘇里與尹利諾尹之間的密西西比戰場。

集中兵力最多的當然是雙方首都之間的奔牛河戰場。那裡集中了雙方一半的兵力。

最平靜的是中部田納西、肯塔基戰場,幾乎沒有爆發什麼像樣的戰鬥。

西部戰場,因為堪薩斯軍團的頻繁出擊,成為了最活躍的戰場。

雖然雙方在這裡的兵力都不是很多。但是爆發戰鬥的次數,還有傷亡的人數都非常的多。

當然了,這其中主要是平民,或者說是民兵的傷亡。

聯邦之內家家有槍,持槍之民,自可以算作是民兵。

原本堪薩斯軍團在西部戰場上只有五萬主力。

在戰爭的初期,北方各州還沒有完成動員工作。

自然是可以大顯神威的。

但是現在這五萬人,即使是放在西部地區,也不夠看的。

羅斯克蘭斯的斯普林菲爾德軍團還有羅伯特的印第安納軍團加在一起的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十萬人。

再加上明尼蘇達、威斯康星以及密歇根各州的兵力,總人數不會少於25萬人。

原本北境的各州還要留一定的兵力防備嚶國人。

但是當亞伯拉罕與赫德爵士達成了協議之後。他們只要留少量的兵力監視對方就行了。

嚶國人也要將兵力放在西北防範漢唐地區的復興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