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主接過了紙鈔,點了一下,小本生意,嘴上可以客氣,但是錢還是要收的。

張勇帶著兩名手下,其中一人名叫劉浩,是他的一個下家,已經跟張勇一段時間了。

另外一人名叫孫翔,此人以前跟張勇並沒有什麼交集,也不是開普敦的華人警察。

到現在張勇都不知道那人是嚶國人從哪裡找出來的。那人的嘴巴很嚴,從不透露自己的資訊。

現在即使他登上了本土的土地。張勇依然不敢掉以輕心。

一切按部就班地進行。

剛才與那個攤主攀談,也是做給孫翔看的。

“組長,真是佩服,你隨便與人攀談幾句就能得到那麼多的資訊。”三人離開攤位,向自貿區的海關走去。

這道關才是真正的海關。

所有透過自貿區進入內地的人都要透過這道海關查驗。

在自由貿易區內,不管是本土的人,還是洋人都還是相對自由的。

但是大部分的人是出不了自貿區的。

除了內地人之外,只有那些內附的藩屬國子民才能夠離開自貿區。

張勇手中的通行證就是這種型別。

整個自貿區被圍在江畔,海關的關城,就是在原本的滬上海關位置上建造起來的。

整個關城有五層樓高。一樓是一個巨大的大廳,也就是通關的地方。分為人貨兩個部分。

在一旁的江上還有一個江關,主要是辦理自由貿易區內出來的貨運商船的通關事宜。

在自貿區內的貨物是不收關稅的。所以在裡面有大量洋人開辦的工廠,也有華人的工廠。

洋人的工廠開在自貿區可以省下從外面進口原材料的關稅。

他們的產品一般都是輸入到內地銷售的。

同樣的,華人的工廠要是設在自貿區,主要就是做出口產品的,而且是原材料主要是從外面進口的那種。

這就鑄造了自由貿易區的繁榮。

因為空間有限,這一部分沿著黃浦江邊的自由貿易區內可謂是寸土寸金。

走進海關的大廳,這裡人頭攢動,大都是提著行李箱的旅人,其中又以華人居多,也有一些藩屬國的土著。

“哎幼……”

突然有個穿著灰色和服的小個子撞到了張勇。

那人的身高還不到張勇的肩膀。

張勇倒是沒什麼,那人摔在地上跌了一個跟頭。

不過那個傢伙倒是很靈活,一個翻身就爬了起來,張勇都還沒反應過來,那人已經在鞠躬道歉。

“對不起,先生,實在對不起,是在下走路不長眼睛。”

張勇有些莫名其妙,不過他知道這應該是個扶桑人。

但是,這人卻操著有一口流利的內地官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