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二章 齊彬現身(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以他沒有提最低工資保障的事。那根本就是不切實際的事情。
僅僅是針對工傷的工人。這些人因為工作而傷殘,不能僅僅給了一點補償之後就不管了,這樣可能會毀了一個家庭。
長久以往,肯定會積累更多的社會矛盾。其他的工人看到了這樣的情況也會感到心寒。
僅僅是針對工傷的工人的話,可以將保障的物件縮小到一個很小的範圍之內,減少財政和工廠的負擔。
這樣的話官府就不需要投入那麼多了。
復興軍現在雖然有錢,但是還沒有到能夠建立全套社會福利的時候。
社會福利這種東西只能是生產效率發展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去搞。
那是一個再分配的過程。現在羊都還沒有養肥呢,就更加談不上薅羊毛,做再分配的事情了。
董書恆還指望著這些工廠主繼續擴大生產,早日完成工業化呢。
就拿現在的美利堅來說,北方各州的土地相對貧瘠,南方各州土地肥沃適合搞種植園經濟。
一開始的時候南方州靠著賣原材料和資源,變的非常的富有。
北方的土地不行,於是人家走了另外一條道路,那就是工業化道路。那時候的歐洲也在進行工業化,北方各州正好搭上了順風車。
現在北方各州早就完成了工業化佈局,建立了全套的工業體系。他們的生產總值是南方各州的三四倍。
美利堅的北方人透過各種手段將英國人的技術基本上全部搬過來了。
所以董書恆選擇支援南方各州,而不是北方各州。
因為北方各州代表的才是美利堅的未來。而南方各州代表的是美利堅的過去。
就像此時的南美洲各國一樣,依然保持著殖民地經濟,這樣的經濟模式會限制其發展。
後世經常有人討論,南美洲明明比北美洲的條件要好。這裡無論是土地還是各種礦產資源都要比北美好上不止一點。
可是為什麼最後卻淪落成為米利堅的後花園呢?
明明他們才是天選之國,結果怎麼就被一幫子拉丁人後裔給玩殘了呢?
董書恆覺得這跟他們選擇的道路有關係,因為南美獨立之後沒有完成自己的工業化,依然是利用自己的土地和資源優勢,保持著原本殖民地經濟的模式。
透過售賣原材料來維持自己的經濟。這樣的經濟模式讓他們對那些已經工業化的經濟體非常的依賴。
所以一遇到經濟危機,這些依靠提供原材的經濟體最先受到衝擊。
因為經濟危機,他們的資源和原材料賣不出去。但是他們又不能僅僅依靠土地上產出的這些東西生活。
東西賣不出去,他們就沒辦法進口自己的生活必需品。
所以一遇到經濟危機,這樣的國家就會進入到動亂之中。因為原本依靠出口資源他們能夠過上很好的生活。
進入危機之後,他們卻馬上就進入一種短缺的經濟狀態。
這樣就會對民眾的生活造成極大的衝擊和反差感。
而反觀那些工業化的國家,即使進入危機,國家還可以透過干預的手段來保證民眾的最基本生活。
因為,拋開了貿易,工業化的國家也能夠生產人們生活所需要的各種物資。
南北雙方在堪薩斯地區之所以還在僵持,完全是因為這兩屆總統都是代表著南方州,所以從堪薩斯的戰場上還看不出北方州實力的爆發。
現在的北方各州根本就沒有做戰爭的動員,而他們的總統卻將大量兵器運到南方。
董書恆知道,很快就會有一個代表北方各州利益的總統上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