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八四章 倭國暗流(第1/4頁)
章節報錯
“篤姬,你說你們倭國要是沒有天皇會怎麼樣?”書房中董書恆隨口問道。
年輕的篤姬一下子呆愣當場,她雖然極有見識,但是似乎從來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
這樣的想法在倭國哪怕是在心中冒出一點點也是觸犯神靈的事情。
“總統,屬下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在倭國,天皇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就是神靈。倭國人信奉的神靈非常多,但是活在世間的神靈就天皇一個。”篤姬說道。
要是董書恆問其他倭國人這個問題,一定會讓其感到反感。
不過篤姬早就將自己看作是華夏人。而締造了復興軍的董書恆就是她心目中的神。
現在她跟董書恆講述天皇的事情,彷彿就是在評論一件倭國的地方風俗。
“如果說倭國沒有天皇,他們會變成一盤散沙,或者他們會給自己再造一個神靈出來。”篤姬繼續說道。
篤姬的話讓董書恆陷入了沉思。
德川家康當初頒佈《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將天皇的權力給限制的死死的,說明他對天皇的忌憚。
家康是一個有大智慧的人,不像豐臣秀吉那樣莽撞、高傲。他倆就像是倭國的劉邦和項羽。
原本董書恆想要維持倭國的現狀,給即將崩潰的幕府續命,甚至是繼續強化幕府現在的統治,德川家康當初設計的這套幕府模式真是太好了!
明確限制了天皇的權力,讓天皇涉及不到一點點的政治領悟。
透過宗藩大名、譜代大名、外樣大名這樣的制度,將全國的大名分成了三個等級,人為地製造出了分裂。
那些外樣大名大都處在偏遠的外圍地區,在幕府閉關鎖國的狀態下,更容易跟外界勾結,成為反抗幕府的急先鋒。
而享有特權的宗藩卻非常容易走上腐化墮落的道路。
原本是強幹弱支的政策,現在卻變成了支強幹弱。
現在看來幕府這種制度似乎真的已經無法支撐對倭國的控制了。
即使繼續鎖國,僅僅保留與大華夏圈國家之間的交流,也難免有一些倭國人去將幕府制度與外界對比。
這種制度已經嚴重堵塞了倭國人的上升空間,那些大名們幾乎壟斷了所有的資源。
在這樣的情況下,反抗幾乎是難免的。
就像這次幕府爆發的危機。這還是復興軍將幕府的力量給加強的情況下。
可見一個社會底層的人沒有了上升空間之後,就像是一個堵塞的管道一般。積蓄的怨氣遲早會要爆發出來。
董書恆感覺自己扶持的幕府很有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成為一個“運輸大隊長”。
他們有那樣的潛質。
這讓董書恆不得不思考一種新的管理倭國的方式。
也許是時候將倭國的天皇給推下神壇了。這是董書恆能想到的改變倭國的最快捷直接的方式。
齊彬離開之前也提出了類似的方案。一個世俗的倭國才能更加客觀地看待融入大華夏圈這件事情。
神權加持之下,無論是倭國的上流社會還是底層民眾都沒法完全放開自己心中的執念。
這件事情,他已經全權交給齊彬去做了。
齊彬來自倭國,曾經是強藩的藩主,是倭國有名的政客與學者。他比董書恆更加了解倭國。
也許他能夠想到一個更好的辦法處理倭國的事情。
這次出了第一艦隊以外,還有一個陸戰旅跟隨行動。董書恆相信無論多大的動亂,有這麼多的兵力足夠擺平。
艦隊主要是為了防止西夷的干涉,而陸戰旅則是為了預防幕府可能的大潰敗。
畢竟要改造倭國,還要以幕府為基礎去作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