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優勢之下,復興軍只能接受英軍投降,而不可能接受停戰的。

聯軍之所以接受嚶軍談判的要求,派遣李少荃來跟嚶軍談。

不是因為聯軍中了嚶軍的緩兵之計,而是聯軍也有自己打算。

復興軍已經從高原上出兵收復了列城地區,直接威脅到了印度河上游的白沙瓦地區。

李存文出訪愛烏罕也與多斯特·穆罕默德汗達成了協議,共同出兵白沙瓦地區。

王從志將帶著西北軍一部南下,借道愛烏罕,與愛烏罕軍隊一同進攻白沙瓦總督區。

按照約定愛烏罕將收回他們原本的舊有領土卡拉特汗國。

這個卡拉特汗國位於後世巴基斯坦西南部的俾路支省地區,西邊與波斯卡扎爾王朝接壤。

1666年自莫臥爾帝國獨立,1839年成為大嚶帝國的保護國。

實際上也就是大嚶帝國在次大陸上控制的一個土邦。

這個土邦的實力一般,境內也沒有什麼好的港口,嚶軍在這裡的實力不強。

東邊的印度河流域則由復興軍佔領,至於今後這裡怎麼發展,董書恆都還沒有想好。

不過董書恆不準備將這裡算作是次大陸的一部分拿出來跟聯軍分享。

李存文的計劃是要將這裡打造成為西域的出海口。

西域都護府處在中亞內陸地區。

雖然現在有鐵路與內陸地區連線,也可以透過鐵路連線東部的出海口,但是那距離太遠了。

要是能夠在印度河流域開闢出一個新的通道來,那麼無疑對西域地區的發展更加的有利。

也能夠加強復興軍對印度樣以及西亞地區的控制。

將大嚶帝國從次大陸趕走之後,復興軍與大嚶主要爭奪的地方將在奧斯曼帝國以及東非地區。

到時候也許就不僅僅是與大嚶帝國之間的爭奪。

而是與歐羅巴主要強國之間的爭奪。

因為一旦復興軍將勢力延伸到奧斯曼帝國以及東非地區。就會威脅到歐羅巴。

到時候那些歐羅巴的政治精英們要是還看不出端倪,那麼就太看不起他們了。

董書恆作為復興軍的領路人,必須要做長遠的打算。

土地並非是越多越好,復興軍現在對土地的控制主要還是為政治戰略服務。

如果不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地方,董書恆不介意將其分給大華夏圈的藩屬國。

或者在當地扶持一個新的大華夏圈國家。

在董書恆看來這個大華夏圈國家是否是復興軍直接控制並不重要,只要他加入了圈子裡來就很難再出去。

因為大華夏圈是一個集經濟、政治、軍事為一體的同盟組織。

其中本土作為唯一的超級強國成為這組織的核心。

一強的格局減少了內部之間的傾軋,避免了不必要的惡性競爭。

讓這個組織的內部異常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