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二章 論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比如為使南部各州重新回到聯邦中,亞伯拉罕政府做出了尊重各州的奴隸制和執行《逃亡奴隸法》的保證。
亞伯拉罕經過多年的政治生活磨練已成為一個務實的理想主義者,在他的心目中既要廢除奴隸制,又要維護聯邦的統一。
但南方不滿足於這點妥協,他們還要求擁有建立新蓄奴州的權力。
對於南方來說,只要有奴隸和土地,他們的模式就能源源不斷地複製。
但共和黨人在競選時所提的口號便是“絕不再讓給奴隸主一寸新的土地”,南方這個要求當然不可能得到透過。南部同盟給聯邦政府的回答便是:戰爭。
接下來,南方人圍住了查爾斯頓港的薩姆特堡。
但是雙方都不想開第一槍。
亞伯拉罕在此戰中表現出了極大的剋制。
這也迷惑了聯盟國。包括戴維斯總統在內的南方高層還在幻想透過談判來獨立。
或者是讓聯邦做出令聯盟滿意的妥協。
此時華爾所說的話剛好刺中了眾人心中的最真實的想法。
“總統先生,聯盟軍以戰促和怎麼能說是反叛呢,而且聯盟軍完全也可以打出自己口號。捍衛自由,推翻共和黨的獨裁統治啊,在這片土地上,實行什麼樣的制度不都是大家的自由嘛。”
華爾突然發現自己似乎講偏了。連忙補充道:“對不起,諸位,我並不擅長政治,也不是太懂,單從軍事上來說,主動進攻對我們更加有利。”
華爾在此處用上了我們這個詞語,為了讓眾人更能夠產生認同感。
這個時候脾氣暴躁的南軍猛將,田納西軍團的司令官約翰·胡德站出來說道:“我覺得華爾將軍說的沒錯,既然決定要打,為什麼還要扭扭捏捏。”
“我可是聽說了,聯邦正在大規模的徵兵,其速度和規模都遠超我們。”
1861年4月15日,林肯頒佈徵召令,招募75000名志願軍入伍。
5月3日又下令招募42000人。
林肯這時還以為南方的叛亂一掃即平,所以在徵召令中,只將兵士服役期定為3個月。
北方的工人、農民毫不猶豫地投身軍隊,大城市裡的移民工人也自動組成部隊。
紐約的愛爾蘭人組建的“不死鳥聯隊”,德意志人組建的卡爾伯聯隊,義大利人組成的加里波第衛隊成為第一批開赴弗吉尼亞戰場的聯隊之一。
著名的廢奴主義者、曾給予約翰·布朗大量經濟援助的格里特·史密斯出資裝備了一個團的黑人軍隊,並把他的獨生子格林·史密斯送去參軍,還堅持不領薪餉。
這些事情早就已經在報紙上傳開,這些南方高層當然知道。
“北方佬,那些新移民都比我們更加堅決,而我們作為米利堅最早的主人,為什麼要坐在這裡等著被動挨打呢?”
這個時候,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將軍問道:“華爾將軍,如果我們主動進攻的話,您認為應該怎麼進攻?”
羅伯特·李不僅出身高貴,而且還是還有很高的威望。
在南北雙方的軍界都有很好的口碑。
從他的本心來說,李將軍並不想南北雙方開戰。
他早就已經將家中的奴隸給釋放了。
他並不喜歡這種制度。
只不過他不想跟自己家鄉作戰。
所以說南軍當前這種消極的作戰態度實際上跟李將軍的思想是有關係的。
他只要北方人不主動進攻弗吉尼亞就好,不願意主動攻打過去。
“諸位將軍,如果聯盟軍能夠更快地取得戰爭的勝利,最後雙方的傷亡都會更少。各位都是戰場上的老將,應該知道相持戰戰死計程車兵往往更多。”
這一點眾人都是認同的,這也是從側面支援了華爾剛才所批判的現在這種消極防守的策略。
“言歸正傳,我覺得與聯邦軍的戰爭應該分為兩個戰場,以阿拉巴契亞山脈為分界線。”
這裡也是米利堅原本區分東西部地區的分界線,山脈以東地區是米利堅最初的領土所在地,也是傳統的東部地區。
“東部在里士滿與華盛頓之間,肯定是主要的戰場所在地。這一點,相信諸位都知道,只要我們能夠拿下對方的首都華盛頓,北軍計程車氣一定會受到巨大的影響。同樣,北軍也想要拿下里士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