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五章 坦普爾的部署(第2/4頁)
章節報錯
楓谷原本是一片長滿楓樹的山谷。現在這裡集中了復興軍主要幾個研究所。
隨著書院的擴招,新京老城那邊的校舍已經不夠用了。很多院校都開始建設新校區。
董書恆索性就將這裡建成一座科研與教育基地。
教育和科研這種東西很容易形成整合效應。
通工業區一樣,復興軍在本土還建立了好幾個教育中心。
新京、江寧、長沙、廣州等地方都成為了書院集中之地。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的學子到這些地方求學。
楓谷就是未來新京地區的教育中心,有著幾個研究所坐鎮,這裡甚至能夠發展成為全國的科研中心。
“肆”號原本是金屬研究所,主要研究的方向是各種效能的合成鋼材,後來隨著電解鋁行業的發展,鋁合金材料的研究也成為他們研究的方向。
在工業和軍事領域,鋁合金的地位不亞於鋼材。它在的耐腐蝕性好,密度小,但是強度又遠遠高於木材。
能夠填補很多領域的空白。比如“陸”號飛行實驗室就需要鋁合金材料。
當然了,現在有機化學已經出現,他們所研究的材料已經不侷限於金屬材料。
舍恩拜弄出來的有機材料也是它們研究的物件。
幾個實驗室中人員最好的可能要就要屬“肆”號了。
其他幾個實驗室平時都要找他們幫忙。
要不就是動力研究所找他們研製符合某種條件的材料了,要不就是飛行實驗室要某種材料。
就是化學研究所有時候需要某種特殊材料的反應槽也要找材料研究所。
……
這也是董書恆儘量將幾個研究所建到一起的原因。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自然是為了安全和保密工作更加的容易。
另外材料研究所也是各大鋼鐵廠的貴賓。
大家都想研究所的新鋼材能夠先放到自己那裡生產。
這樣,他們就能夠搶得先機了。
雖然都是國屬企業,但是五大鋼鐵企業之間也是存在競爭的。
董書恆建立的國屬企業,借鑑了後世那種自負盈虧的模式。
雖然依然還有很大的缺陷,但是已經不是那種吃大鍋飯的模式。所以他們之間的競爭很激烈。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材料,就算是董書恆這個小白都明白這個道理。
而材料的研究除了冶煉等技術儲備以為,最關鍵的是時間的積累。
很難想象兩種或者幾種不同的金屬按照一定的比例融合在一起,會在物理性質上產生那麼神奇的變化。
反正董書恆這個文科生是不懂的。研究所裡的人都比他知道的要多。
董書恆只知道什麼鈦鋼、錳鋼、鎢鋼……興許這些金屬是可以跟鋼鐵融合的。
反正他不懂的事情就絕對不會瞎摻和。放手給專業的人做就是了。
最怕的就是外行的管內行的。
最後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說到材料研究所,就不能不提跟他聯絡最為密切的動力研究所,也就是原本的柴油機實驗室。
現在它已經搬遷到灤州,這裡靠近拖拉機廠,一些研究需要的零配件方便生產。
這裡對於內燃機的研發和改進工作又很大的幫助。
動力實驗室成立的時間相對較長,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大型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