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大陸聯軍的防線就沿著這條河流構建。

這樣為他們構築防線節省大量的時間。

這次英軍的指揮官變成了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立下了赫赫戰功的坎貝爾將軍。

坎貝爾將軍非常擅長攻堅戰。他可能是最早研究步炮協同作戰的將軍。

因為指揮作戰失敗,羅伯特將軍甘願居於人下。

不過坎貝爾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還徵求了羅伯特將軍的意見。

羅伯特至少有一條建議是對的,那就是次大陸的聯軍,軍隊之間的戰鬥力參差不齊。

至少那些土著士兵的戰鬥力, 大嚶人是不放在眼中的。

一月初, 在經過了幾個月的修整之後,坎貝爾派出十萬嚶軍並二十萬僕從軍組成了中路兵團壓向了聯軍那格浦爾方防線。

嚶軍要趁著旱季發動一波進攻,試圖在雨季來臨之前將戰線推進到東部地區。

不過這不是全部,因為坎貝爾知道自己在中路的對手不是那麼簡單。

聯軍在中路集中了一半主力軍隊,配備的僕從軍也是質量最高的。

所以嚶軍派出了一支偏師,這支偏師沿著古吉拉特邦向詹西方向進軍。

嚶軍知道詹西是北方聯盟的核心。

攻下了這裡,北方聯盟可能就會瓦解。

這一路偏師,嚶軍一共派出了五萬嚶軍以及十萬僕從軍,這已經是非常看得起北方聯盟的這些土著了。

彭玉麟的判斷顯然也有一些問題,他認為嚶軍會全力向加爾各答方向進攻。

因為嚶軍是驕傲的,驕傲的他們會為了自己的首要目標不惜一切地前進。

彭玉麟低估了自己手下這幾年取得的戰績,這些戰績得到了嚶國人的承認。

所以他們沒有指望一舉突破彭玉麟率領主力駐守的中部防線。

在嚶軍出動偏師的訊息還沒有傳來之前。

中線的戰場率先開打,嚶軍並沒有佯攻,而是打動了真正的進攻。

一上來,嚶軍就集中了兩百多門火炮對聯軍的防線進行猛烈的轟擊。

短短時間內在聯軍的陣地上傾瀉了大量的炮彈。

聯軍的火炮卻保持了靜默。

直到嚶軍的炮兵結束自己的表演,陸軍開始發動衝鋒時,聯軍的火炮才開始轟擊。

第一波進攻, 嚶軍就投入了近十萬人的僕從軍,在上百公里的戰線上同時發起衝擊。

這次坎貝爾指揮官見識到了比塞瓦斯托波爾更加堅固的防線。

從敵人的火力密度來來,嚶軍之前的持續炮擊取得的效果一般。

坎貝爾不知道,聯軍的塹壕都是由專業的工兵指導建設的。

而且經過了幾個月的加固完善,裡面的防炮洞都經過了木板加固,減低了坍塌的風險。

還配備有完善的觀察哨、交通壕、火力點,甚至連就餐都有專門的地方。

這樣的塹壕工事不是簡單的火炮轟擊能夠破壞的。

聯軍計程車兵也很慶幸,要是沒有復興軍教他們挖掘塹壕,挖掘防炮工事,告訴他們怎麼躲避炮擊,這會兒死多少人啊?

每次敵人要開始炮擊的時候,熱氣球上的觀察兵都會用旗語告訴下面,讓步兵能夠及時地躲避。

這些聯軍計程車兵從來都沒有這樣高階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