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九章 聖國的未來(求月票!)(第2/3頁)
章節報錯
以大嚶帝國的雄厚底蘊,即使是募集百萬大軍也是可能的。
只是大嚶人做事情都要計算收益和成本,印度地區的危機沒有達到一定程度之前,他們是不會傾盡全力的。
“玉成,如果要拿下西孟加拉,你需要多少兵力?”石達開沉默了半晌之後,開口問道。
“十萬,聖王,臣下一直在研究進攻加爾各答的方案。以目前大嚶人的守衛情況,我們必須要有十萬人才能攻下這裡,這還有一個前提條件。”
“什麼前提?”
“海軍,我們沒有海軍,必須要復興軍的海軍能夠消滅或者是牽制住大嚶帝國印度洋艦隊才行。”
“要不然,有軍艦上重炮的支援,再加上他們修建的堅固要塞,我們有多少人都不夠填的。”
“上次我們與緬甸王軍合作,進攻的還是加爾各答北部的外圍戰線,都已經打的那麼艱難。那時候還沒有碰到他們內部的要塞地區。”
“要是我們自己拿西孟加拉,那麼緬甸王軍肯定不會出全力幫助我們。主要的攻堅戰只能我們自己打,而我們卻不能承受那麼大的損失。”
陳玉成說完看向石達開,他對石達開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在他心中,聖王是真心想帶著老兄弟們過上好日子,粵西的百姓苦啊。
“玉成你考慮的很全面了。我們手中最缺的就是人,尤其是國內帶出來的老兄弟,他們都是我們掌控聖國的基礎。”
“他們要是損失慘重的話,那麼下層的阿薩姆人、孟人以及更下層的那些印人奴僕就有可能不安分,到時候我們就沒有力量來壓制他們。”
這些年,復興軍一直允許聖國從本土徵募移民。
不過到聖國來的移民大部分都是粵西滇南一帶山區的人。
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是與聖國原本遷移過來的人沾親帶故。
本土的百姓有很多的移民目的地。到聖國來的最大吸引力就是距離本土較近。
聖軍沒有能力一下子吸引大量的移民過來。
而且董書恆手中的官方移民機構也沒有特意照顧到他們。
畢竟聖軍與復興軍之間的關係比東華、加華要疏遠得多了。
直到現在,生活在聖國的華族人口不包括當地的傣人的話也就只有不到三百萬,其中還有將近五十萬人人是近兩年新生的孩子。
而聖國軍隊中最主要的戰力就是那些當初帶出來的人。
這些人當初的時候還有很多是新兵蛋子。
但是經過了轉戰中南半島以及這兩幾年在印度地區接連不斷地作戰,早已經是百戰之師了。
而且這些老兵現在一般都有自己的土地以及奴僕。
他們的身份更像是扶桑的武士。
這讓他們的戰鬥意志非常強,他們不需要參加生產勞動,是職業戰士,擁有崇高的榮耀。
戰功對於他們來說說是可以傳家的財富。
他們為聖國作戰沒有軍餉,有沒必要有軍餉,他們要的是功勳,是土地和奴僕。
不過因為和北方聯盟的同盟關係,聖軍手中掌握的官方奴僕的數量已經嚴重不足。
這也是為什麼石達開能夠養活近二十萬的大軍。
當然了,幾年來接連打勝仗,士兵的損失率不高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聖國的這些老兵可是死一個少一個。
除非等到十幾年後新生代成長起來之後才會有補充。
而且要培養新的武士,需要重新拿出土地以及奴僕。這些資源都是越來越少的。
歸根結底,那就一句話,聖國的軍隊承受不了大規模的損失。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復興軍會出動海軍配合聖軍攻下加爾各答嗎?
復興軍憑什麼自己出力。最後他們又能夠得到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