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〇章 軍屯(第2/4頁)
章節報錯
所謂摘帽,就是都護府已經完成了內部的整合,民眾對國家已經有了足夠的認同度。可以採用普通的行省制度加以管理了。
就可以改為行省制度。
西域這裡的條件較好,原本漢人移民就比較多。這裡雖然有很多高山和荒漠,但是適合耕種的土地其實也有很多。
因此移民工作做得還是不錯的。
董書恆設定康居府有一個原因就是要逐步實現西域都護府的正常化。
這種正常化是從下向上的,先將縣級的單位整合好,然後是府,最後再視情況轉為行省。
西域都護府這麼大,最後可能還會分為幾個行省。
“太好了,總統,有了康居城,我們與中亞的貿易就拉近了。”
“以後還是要將鐵路修到那裡,不過現在談這個還為時太早。等鐵路先修到阿拉山口,到時候沿著天山北部一直延申到康居城。那時候,我們的西域才算完成整合。”
……
對於西域的建設,董書恆有自己的一些想法。
很多人都將這裡的視為邊遠之地。
這種想法自從強漢時期開始就存在。
漢人第一次掌控西域開始就沒有將其視為九州那樣去經營。
所以歷史上這裡一直與中原王朝分分合合,沒有成為固化的領土。
董書恆雖然一開始就將其定為都護府,只是因為其社會環境才這樣定。
但是他是準備將這裡建設成為中原腹地一般,建設成為華族的核心生活區域。
因為董書恆的目光放在整個歐亞大陸。
要建立一個陸海一體的海上霸權,從來沒有人做過。
那麼在陸地上,董書恆覺得復興軍必須要控制中亞,同時還至少要能夠影響到西亞地區。如此這般才能建成穩固的路上霸權地位。
海上則要將整個太平洋完全掌握在手中,同時擁有在任何地方投送一支優勢艦隊的能力。
他感覺自己距離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
陸地上,現在在中亞地區還面臨著南北兩個方向的威脅。南面是盤踞在白沙瓦的英印軍。北邊的威脅自然就是沙俄。
大嚶帝國對愛烏罕和波斯一直都有很強的影響力。對土耳其的控制力也是復興軍沒法比的。
沙俄依然絕對掌控著哈薩克的大部分地區,威脅到西域、布哈拉和希瓦,對波斯和土耳其也一直都是直接的威脅。
在這兩個方向上的威脅沒有消除掉之前,還算不上掌控中亞。
復興軍要想稱霸歐亞大陸,就必須要絕對的控制中亞地區,消除南北兩側的威脅,並且將波斯和奧斯曼土耳其納入到自己保護和影響之下。
進而能夠在陸地上對東歐產生影響。
相對來說,現在沙俄對歐亞大陸的掌控都比復興軍要強,人家至少能夠影響到歐亞大陸兩邊。
而復興軍還是偏安一隅,能夠絕對掌控的也只有東亞,對中亞地區還只是影響,還談不上掌控。
海上霸權的第一步是掌控太平洋,也還離成功只有一部距離。
這一步距離就是要將大嚶帝國從新加坡趕走。
那裡是太平洋的西大門。只有控制了那裡,才能夠算是控制太平洋。
到那個時候,復興軍才能夠有實力去向印度洋地區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