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子涵一直在糾結自己究竟會被分到哪裡去。

直到有一天軍部找到自己談話。

徵詢他的意見。

畢竟是要到異國他鄉去。

範子涵欣然同意。

他的老家在福建漳州,家中有兄弟五人,為父母養老送終不缺他一個。

現在很多人都出國去為家族開枝散葉。

範子涵的父母也同意他如此。

最關鍵的是那裡有仗可打啊,還有爵位封地。這是很多復興軍軍官願意去東華的原因。

不得不說還是東華的這種制度對武人更加具有吸引的。

只是這些小巧的魚雷艇要一路開到東華去可是廢了老大的勁兒了。

還要有大型補給艦一路伴隨著護駕。

到了東華,也就沒等多長時間就迎來了這場大戰。

範子涵只來來得及帶著子大隊在海峽中做一些適應性訓練,同時熟悉一下這裡的環境和海況。

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出戰的第一仗就是迎戰大嚶帝國皇家海軍最強大的艦隊。

可不是嘛,這兩艘鐵甲艦可是大影帝國海軍唯二的兩艘服役的大型鐵甲艦啊。

說實話, 範子涵的心中有些緊張。

由於現在魚雷的技術問題,他們必須逼近到一千米以內發射魚雷。

加上這裡糟糕的能見度,海峽內迅疾的海流,發射距離要拉進到五百米才有把握,這個距離內,敵艦已經能夠看到他們了。

也就是說他們必須要做好承受炮擊的準備。

對於小型的魚雷艇來說,這就是生死考驗。

海面上的霧氣很大, 這樣的天氣在這個海峽非常常見。

範子涵的身上套著一件軍綠色的羊駝大衣。

麥哲倫海峽這裡長年都是陰冷多風的天氣, 再往南邊不遠可就是南極洲了。

加上海上的溼氣很重。這裡的天氣對於一個福建人來說非常的難熬。

“轟轟轟……”前方的炮聲傳來,看樣子敵人已經被引過來了。

範子涵這裡看不到敵人,但是透過聲音,他能過判斷敵人到哪裡了。

“各艇做好準備!”

柴油機容易結冰,所以要提前啟動預熱,要不然會出現打不著火的情況。

現在是農曆七月份,北半球是夏天。而南半球則是一年中最冷的季節。

低沉的轟隆聲傳了過來。

十五艘魚雷艇依次駛出了這個不大的港口,前往預設的伏擊點。

海上的東華艦隊以及山上的炮臺會為他們製造靠近敵人鐵甲艦的時機。

他們只有一次機會,必須要一擊成功,否則就會陷入敵人火力網中。

這樣的小艇,也許連對方一炮都無法承受。